孩子不是大人物的炫耀
我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小女孩,她三歲的時候,媽媽就送她學習舞蹈,小女孩跳舞跳得非常好。女孩的爸爸媽媽當然也很自豪,家裏一來客人,爸爸媽媽就會讓小女孩跳舞,這樣逢人遍誇讚小女孩跳得好。有一次,小女孩腳扭傷了,可是爸爸媽媽還希望孩子能在眾人麵前舞蹈一翻,我和其他人都勸著不要讓孩子再跳了。爸爸媽媽覺得麵子上過不去,就連哄帶誘導,小女孩忍著痛扭扭歪歪地跳完了。我們也都誇讚了一番,讓孩子趕緊休息。可是爸爸媽媽卻不高興,尤其是媽媽當著我們的麵就對孩子說:“跳成這樣,以後還能有什麼出息。”等到客人走後,媽媽更是就指責女兒太丟人了。結果,第二天,小女孩關著自己的門,就是不出去。小女孩在屋裏哭著說,她再也不想見人了。
爸爸媽媽用各種辦法都沒讓孩子出屋,爸爸媽媽氣的幹脆不管孩子。等到晚上,爸爸帶著撬鎖的人撬開鎖後,才發現小女孩躺在床上餓暈過去。小女孩後來再也不喜歡跳舞。
我想這個女孩的爸爸媽媽如果不是一味地讓小女孩表演,孩子也不會這樣討厭自己喜好的事情。孩子表演的好,爸爸媽媽臉上有光,覺得孩子很爭氣,可是當孩子表演的不好,爸爸媽媽又指責孩子。試想,幼小的孩子對自己本來可以博得父母開心的事情失去了自信,他以後做什麼事情都會想著“做得不好,爸爸媽媽會失望”,事事都不敢去做,孩子的興趣又從何培養呢?
呱呱小時候很喜歡表演節目,幼兒園的老師每次教了兒歌或者舞蹈,他都會回來興高采烈地表演給我和爸爸。每次這個時候,我和先生都會參與其中、,也會指出呱呱唱錯的地方。有一次,呱呱的姑媽小霞帶著自己的同事到家裏做客。呱呱見到小霞很高興,小霞還給呱呱買了一個飛機模型。
呱呱一下子就迷上了飛機模型。
我們吃完飯後坐在一起聊天,呱呱姑媽的同事看呱呱很可愛,就問我呱呱在幼兒園裏學些什麼。姑媽立即說:“我們呱呱很聰明,每次老師教的兒歌,呱呱隻要聽一遍,他就會唱。”
那個同事說:“這個孩子真是聰明,那給我們表演一下吧。”
我聽了後,並不是很願意,因為我平時就極力反對大人們讓孩子表演這個,表演那個。可是這是呱呱姑媽的同事又不好駁回。我剛要問呱呱是否願意的時候,呱呱姑媽說:“呱呱,給我們唱一個你這幾天新學的兒歌,好不好?”
呱呱在玩模型,似乎對姑媽說的話並不在意,也許這個時候並不想一展歌喉。我說“小霞,呱呱在玩呢,就讓他多玩一會。一會他自己想唱的時候,我們再聽。”
可是我這個小姑子不達目的不罷休,就對呱呱說:“呱呱,飛機模型是誰給你買的呀。”
呱呱說:“姑姑買的。”
小霞說:“那你要是不給姑姑唱歌,姑姑可就走了啊,姑姑也不讓你玩飛機模型了。”
呱呱這時候感覺不對勁了,他轉過來對姑姑說:“姑姑不是把飛機(模型)給我玩了嗎?為什麼不讓我玩了啊?”
“那你給姑姑唱個歌吧,你要是唱歌了,姑姑下次再給你買一個。”小霞在用玩具誘惑呱呱。
我立即對小霞說:“不要慣他這個毛病。”小霞眨眨眼說:“沒事,我逗他玩呢。”
呱呱為了得到玩具,不是很情願地唱了一首,表情也沒有平時在家那麼豐富,隻是單調地唱完,就趕緊去玩模型了。
呱呱唱完後,我對呱呱說:“去好好玩吧,一會想唱的時候再給我們唱,我們隨時會給呱呱鼓掌的。”
這時候,小霞對我說:“嫂子,你怎麼不讓呱呱再唱了啊。我們同事們的孩子到我們辦公室,一下子唱十幾首呢。”
我說:“那你們這些大人們把小孩當做表演者了啊,小孩也有不願意的時候呢。你看呱呱剛才那表情已經說明他不樂意唱了,你再給他誘惑,以後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先給甜頭才去做了。”小霞和她同事聽了後覺得很有道理。
小霞說的事情我也遇到過。很多爸爸媽媽為了讓孩子在同事們麵前展示一下才能,就哄著讓孩子表演或者幹脆把孩子當做炫耀物,高興了就拿著一些糖果讓孩子唱歌跳舞,不高興了就把孩子仍在一邊。而在孩子這個立場上,大人們手中有糖果或者好玩的玩具的話,就去按照大人的吩咐去做事情。這樣一來,孩子豈不是隻認糖果或者某些好處,又怎麼會想起什麼親情或者該不該做呢?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沒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對孩子的愛隻能使孩子變成畸形發展。這種變態的愛有許多種,其中主要的有:嬌縱的愛;專橫的愛;贖買式的愛。因此,我想對這些爸爸媽媽們說,千萬不要把自己對孩子的愛變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