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邊說邊著急地說:“媽媽,帽子在這裏呢。”隻聽“哧”一聲,宣傳冊上被呱呱撕成了兩半,可是帽子卻不能戴。呱呱看到自己的“傑作”,不好意思地轉過來看著我,轉而說:“媽媽,王子的帽子壞了。”
看到呱呱已經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我也不加深懲罰,隻是惋惜地說:
“我們的王子今天沒有帽子戴了。”說著我就假裝折疊起宣傳冊,再拿來幾頁整齊的宣傳紙,鋪在桌子上,一邊折,一邊說:“王子再想想辦法吧,如果沒有孫悟空,你自己也會有個帽子的,而且這個帽子會更特別呢。”
呱呱聽到這話,很興奮地跑到我麵前,踩著椅子,看著我在疊。呱呱好像知道了我要做什麼,就高興地說:“媽媽,王子有帽子了。”看我疊了一半,呱呱急不可待地說:“媽媽,讓我來。”我看著呱呱著急的樣子,就交給他來做。有的地方做不來,呱呱額頭上都滲出了汗珠,我趁機對呱呱說:“我們的王子今天給自己送了個節日禮物,對不對?”
呱呱開心地笑了。等到帽子最終折疊好後,呱呱覺得哪裏不對,又急忙跑到自己屋裏,拿出彩畫筆,在上麵塗顏色。我對呱呱說:“為什麼非要和卡通人的一模一樣呢,你自己喜歡什麼顏色就塗個顏色吧。”
呱呱也不直接說話,隻見一會塗幾道綠色,一會塗上黃色。十幾分鍾後,一頂五顏六色的帽子呈現了。呱呱高興地舉起帽子對我和爸爸說:“我是王子,我是王子。”
雖然我們搬了很多次家,但我都會將呱呱小時候自己做的東西一一保留下來,因為這些都是呱呱童年最珍貴的記憶。
快樂是每個人的權利,是為人父母最希望給予孩子的一種精神狀態,而在孩子眼裏,快樂很簡單,爸爸的一個微笑,媽媽的手工帽子都能讓孩子發自內心地感到快樂,而這些最簡單的快樂,你給了孩子多少呢?
小王子要活到一百歲
就這樣,呱呱漸漸長大。等到呱呱上小學了,還不忘記自己是個“王子”。每年春節,我們就帶著呱呱回農村老家過節。呱呱九歲那年一到爺爺奶奶家裏,呱呱就會笑著說:“爺爺奶奶,你們的王子回來啦。”奶奶說:“這都多大了,還天天自封王子呢,你這王子要做到多大啊。”
呱呱笑嗬嗬地說:“奶奶,我是個長命百歲的王子,我要活到一百歲呢。”
我站在旁邊說:“這個王子啊,每到周末或者過節就很逍遙呢,嚷嚷著要到處巡遊一番,說是要到處走走。”呱呱急忙解釋道:“奶奶,我到處巡遊,是為了能記住更多的街道,這樣方便你們過去玩的時候,好給你們做導遊。”
聽呱呱這樣解釋,爺爺奶奶都笑了。接著,呱呱拿出他和爸爸給爺爺買的一副老花鏡,而且還試著自己帶給爺爺看。爺爺被呱呱的表情逗樂了。
爺爺笑著說,這個呱呱什麼時候才能不頑皮呢。
呱呱戴著花鏡,模仿著一位長者的樣子,說道:“爺爺,王子我要活到一百歲,爺爺要活到二百歲。”接著,呱呱開始為爺爺奶奶表演看到的小品,一個人模仿兩個角色,一會說著說著就串詞了,還樂在其中。
爺爺奶奶說,呱呱腦子聰明,你們也不說讓他周末去學習,總是帶著出去玩,瞎轉悠,這樣就趕不上其他孩子了。我說,咱們家的王子出去巡遊也是在學習呢。
我能理解老人的想法,這也是很多家長的觀點。我所在的社區裏,很多爸爸媽媽都迫不及待地讓孩子在兩歲就開始學英語,專門送到市區裏最好的英語培訓班,要讓孩子從小與國際接軌。
有一個年輕的媽媽,專門把工作辭掉,為的是天天陪孩子上鋼琴班、少兒數學班、少兒繪畫班,她每次見到我,都會很驕傲地說,她的孩子今天又會彈某首音樂家的曲子。每次這個時候,我看著她旁邊的孩子都為之可憐。孩子看上去身體很瘦弱,低著頭不願意看我,任憑媽媽在和別人說話。
這完全不像童年時期的孩子。不知道在孩子的世界裏,有沒有快樂?這位媽媽可能感覺自己是很快樂的,因為她的孩子會彈名曲,會說英語,這讓她感到了自豪,可是孩子不快樂。法國著名文學家巴爾紮克曾這樣感歎:“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那時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是一片朦朦朧朧的聰明,一種永遠不息的活動,一股強烈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