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真假明守(1 / 1)

我師父一說有人臉,我也一下子就明白了。他曾經給我說過,明器由於出土於墓葬,所以,多多少少都會帶上一點兒靈氣。而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不管是封建帝王還是達官貴人,對自己死後所埋葬的墳墓都是及其重視的。修墓最怕什麼,自然是最怕被盜墓賊光顧啦。所以,皇帝們在修完墳墓後,往往會殘忍的將工匠殺害,一個是為了保證陵墓的位置不泄露。其次,就是通過一些特殊手段,使這些工匠死後化作冤魂,將膽敢前來盜墓的盜墓賊困死在墳墓中。這一點和最早盛行的人殉是差不多的。雖然後來人殉已經不常見了,但是,這種做法卻一直存在。我師父就跟我說過一退而求其次種辦法,就是通過特殊的手段,將墓主的魂魄引出一部分,附著在陪葬品上,這樣,盜墓賊在盜墓的時候,如果碰觸到附了魂魄的陪葬品,魂魄就會現形,將盜墓賊嚇個半死。雖然這一絲一縷魂魄起不到其他的作用,但嚇嚇人足矣了。所以,後來人把用這種手段處理過的陪葬品叫做“冥守”,也叫“明守”,一般來說,如果出現了“明守”,基本可以判斷這個東西確實是出自陵墓無疑。不過,雖然師父說過,但我卻從來沒有見過真正的“明守”是什麼樣子,不過想想,一個東西上突然出現一張人臉,也怪嚇人的。出於謹慎,我詢問我師父,人臉在哪,我怎麼沒有看到。我師父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指著罐子說,你看,就這裏,這裏,這“明守”的發式儀仗,分明就是中唐時期的嘛。我向他手指的地方看過去,卻什麼也看不到。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明守”的,有些人陽氣太重,就會壓製魂魄顯不了形。但做盜墓一行的,多數都是夜深人靜,陰氣最重的時候才出手幹活,身上的陰氣要比一般人重得多。所以,用“明守”來對付盜墓賊,基本上也是十拿九穩的。我師父是個“陰命”,就是陰月陰日陰時出生的,所有,他能看到“明守”,我卻看不到。我還要說什麼,我師父用手擋住我,說道,他心中有數。我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我師父將陶罐放回到長桌上,走到幾位做公正的專家跟前,緩緩說道,“寶眼”我已經量出來了。此時,對方的那個胖老頭,還是先前那副笑眯眯的樣子,顯得一點兒都不慌。我師父自持他火眼金睛,絕對不會打眼,所以,雖然心中有疑惑,但還是固執的認為對方隻不過是在虛張聲勢,強弩之末罷了。我師傅給出的鑒定結果是這個黑釉廣口薄胎魚紋罐器成的年代在中唐時期,出土約百年左右,真品無疑。幾位專家拿著放大鏡,敲敲打打了半天,也得出和我師父一樣的結論。我師傅甭提多得意了,出言道,看樣子先生你的這些“寶頭”今兒個就易主啦,哈哈。但我師父還沒笑兩聲,老頭開口說話了。他咳嗽了兩聲,緩緩說道,董先生,我看未必吧。他這麼一說,我師父的臉也冷了下來,不緊不慢的說,那你說出個理由來,幾位專家也都鑒定過了,那不要輸不起耍賴呀。老頭笑了笑,說道,我如果可以證明呢?我師傅愣住了,他反複回想,不放過自己鑒定罐子時候的發現的任何信息,但終究沒有想到哪裏會出錯。但是對方說能證明,而且說得那麼胸有成竹,也不由得他不慌。憋了半天,我師父說,我堅信我的判斷。胖老頭笑得越發燦爛了,仿佛我師父已經成了他槍口下的獵物,刀板上的魚肉。他經過我師父,走向幾位作為公正人的專家所坐的地方,拿回陶罐。在經過我師父的時候,他小聲說,董先生這麼自信,是因為看到“明守”了嘛?不簡單呐。胖老頭隨口一說,但我師父卻不能隨便一聽。可以說,我師傅如此肯定這個罐子是真,百分之八十的依據都在這個“明守”上。因為,古董造假古已有之,到了現代,手段越發高明,有些甚至連專業人士都能蒙混過去。但是,“明守”的做法,卻是造假者很難模仿的。即使用一些奇門異術將魂魄引入明器,那也隻能用新死不久的人的魂魄,這樣,在“明守”顯現出來的相貌上,就和年代有很大的出入,所以,如果出現“明守”,就相當於給明器打上了一個防偽標誌,幾乎就能斷定明器的真假了。難道對方連“明守”都能造假了麼?那本事也太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