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運用優勢,才能得勢(4)(3 / 3)

井阪向村民們建議說:你們唯一的一條致富之路就是出售貧窮落後,出售一無所有。大家聽了莫名其妙。接著井阪又進一步解釋:要出售貧窮落後,你們就還得再貧窮落後一些。從現在起,你們就不要再住在房子裏了,要住到樹上去;不要再穿布做的衣服了,要披樹葉、獸皮。要像幾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那樣生活,這樣城裏的人就會來參觀、旅遊,你們不就可以富起來了嗎?

村民們最初聽了覺得太荒唐,甚至覺得是對他們的侮辱。可是後來一想,既然一無所有,又想富起來,也就隻好采取這個辦法試試了。村民們照辦以後,消息傳到各個城市,很快就吸引來了大批的旅遊者。這些旅遊者們住在大樹上,披樹葉,穿獸皮,吃野菜,喝泉水,在小溪邊洗臉洗腳,晚上不但能聽到風聲、雨聲,還能聽到各種野獸的怪叫聲。旅遊者們感到太新奇了!太有趣了!來這裏旅遊的人越來越多。

井阪弘毅通過倒過來想而想到的出售“一無所有”,也就是將與丹波村的“一無所有”這一現象密切相關的一個重要條件——“沒人關注”,改變成了“令世人驚奇”。這樣,這個村子一定很快會富起來。

生命感悟:逆向思維,“一無所有”也可能變成“無所不有。”

越是不可能便越有可能

1939年9月1日拂曉,德國軍隊經過精心準備,突襲波蘭。波蘭軍隊倉皇應戰,雖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因準備不足,兵敗如山倒。9月3日,英法兩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此爆發。

法國並非波蘭,法國兵力強大,擁有兩三百萬大軍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國內的經濟實力也不比德國差。特別是,法國還擁有一條堅不可摧的馬其諾防線。為了防備德國進攻,法國早在10年前就精兵構築了防線,從瑞士到比利時之間的東部國境的防禦體係,一直修築了6年。法國當時是歐洲最大的陸軍強國。

1940年,德軍繞過這條固若金湯的防線攻入法國,德國裝甲師選擇了一條道路,正是法國將軍們認為不可能為坦克所穿過的地帶,防線失去作用。結果,一個月,法軍頃刻潰亡。

這種“不可能”成為“可能”的戰例還有很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選擇的登陸及向德軍反攻的地點是諾曼底,那裏的海浪及岩石海岸使德國認為,任何規模的登陸都不可能選擇在這樣惡劣的地點進行。

在史稱“布匿戰爭”之中,迦太基的統帥漢尼拔率軍越過山高坡陡、道路崎嶇、氣候惡劣、積雪終年的阿爾卑斯山,這條道路是一條被認為不可能穿過的路徑。羅馬人做夢也想不到漢尼拔如此神速地出現在麵前,猝不及防。

生命感悟:許多事情看似不可能,其實是被惰性所束縛,打破了惰性,真刀真槍地幹起來,許多不可能就會變成可能。

走進陌生

一位青年,在家門口做了6年生意,什麼都幹了。販過菜,開過餐館,倒過服裝,賣過鴨子,辦過職業介紹所,然而每次都因生意不好而歇業。

後來,他因一個偶然的機會去了青海,發現那兒沒有賣海帶的,於是,電告老父發10箱海帶至格爾木。誰知一發而不可收,3年後,他成了那兒的海產品大王,並且把連鎖店辦到新疆和西藏,如今資產已逾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