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幼師舞蹈技能的現狀分析(1 / 2)

幼師舞蹈技能的現狀分析

教育論從

作者:袁婷婷

摘 要:目前,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已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在我國幼兒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發展中,人們對舞蹈教育越來越重視,同時對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的要求更加嚴格。舞蹈教育是為了培養幼兒舞蹈教育的專業人才,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如何在三年之內讓初中剛畢業的學生學好舞蹈知識和舞蹈的基本技能並且掌握它們,是非常關鍵的。

關鍵詞:幼師;舞蹈教育;舞蹈技能

作者簡介:袁婷婷,四川成都人,成都師範學院助教。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21--01

一、幼師舞蹈技能的標準及要求

幼師舞蹈技能的訓練包括4各方麵,分別是:舞蹈基本功、幼兒舞蹈、民間舞蹈、舞蹈創編。它們都有著嚴格的標準和要求,如:舞蹈基本功訓練的把杆練習、幼兒舞蹈的幼兒常用舞步、模擬動作等。幼師舞蹈畢業的學生需要掌握這些技能並符合技能的標準和要求。

二、幼師舞蹈技能的現狀及分析

(1)幼師學校學生舞蹈基礎薄弱

我國現階段的幼師學校舞蹈教學,仍是以灌輸式教育為主,主要途徑是課堂舞蹈組合的教授。幼師學校的學生文化素質普遍相對較差,而在入學之前很少接受過正規的舞蹈訓練,這導致了她們舞蹈基礎十分的薄弱;在入校之後接受的訓練也隻是舞蹈組合的練習,並且在校期間沒有太多的舞蹈教學課時,學生們隻能在各種舞蹈組合的練習中提高舞蹈技能。如何在課時較少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符合幼師特點的舞蹈教育同時保證教育質量,是幼師舞蹈教育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2)不完整的教材體係

幼師專業畢業的學生教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她們會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孩子。但是,在目前的幼師教育的舞蹈教材中,許多都是使用具有舞蹈專業性,適合成人舞蹈專業學習的專業院校的教材,沒有科學全麵的針對幼師舞蹈教學的專業性教材體係。幼師教育中舞蹈教學課時較少,但課程的門類卻很多,如果使用專業院校的教材進行教學,在舞蹈教學課時較少的情況下是完不成教學任務的,而且這些教材有的內容與幼師舞蹈學生畢業後的職業特點不符合,沒有師範的特點。同時對幼兒教師的舞蹈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也沒有一套針對性的教材體係。

幼師專業的學生文化素質普遍較低,所以她們對於知識的接受能力和轉化能力較差。如果沒有專門的幼師舞蹈教材進行教學,學生們獨立進行舞蹈編排是非常的困難的,更無法給幼兒進行舞蹈審美的啟蒙。對於幼兒舞蹈的教學就隻能是以教授孩子模仿舞蹈為主,並且要求模仿得一絲不差,由於孩子無法理解成人舞蹈從而導致了孩子對舞蹈的興趣缺乏,也導致一些有舞蹈天分的孩子錯失了藝術審美培養的最佳時期。幼兒舞蹈成人化,使兒童的天真、可愛、活潑的“純真”一麵喪失了,讓孩子們有著與他們年齡不相稱的成熟,成為了成人舞蹈的模仿者。

(3)片麵的專業培養

現在又是舞蹈專業的培養模式仍然是采用課堂教學中心以教師的視角為主的傳統中國教育方式,學生隻是依照老師的要求訓練,跟著老師跳,簡單的模仿老師的舞蹈動作,學習方法十分的被動。學生在上台表演之前,隻是靠著反複聯係和不斷地記憶,編排新節目也是如此,有形而無神。教師對於舞蹈的內容、情感等深層含義不進行教學,學生不知道舞動需要表現出什麼樣的意境與內容,以及怎樣表現出要表達的內容和對美的感受,隻知道自己該作什麼樣的動作。

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無法形成舞蹈美的觀念,在她們的思想裏,舞蹈知識一係列動作、站位的組合,是“為了跳舞而跳舞”,啟發不了對舞蹈美的觀念。她們不會甚至沒有意識到如何將自己的獨特的觀念、思想融入到舞蹈美當中,她們的舞蹈思想是狹窄的,有很強的局限性,更無法向幼兒園的孩子傳達舞蹈的精髓、舞蹈之美。

目前,兒童的舞蹈教育已經是普及性教育,但是對幼兒心裏的不了解以及基本的藝術素養缺乏導致舞蹈教育很難走下去。所以,幼師舞蹈教育的觀念轉變是舞蹈教育專業培養的根本問題,如果不改變傳統的專業培養模式,我們無法培養出合格的、掌握幼師舞蹈技能的幼兒舞蹈教師。因此,必須在尊重舞蹈藝術美和舞蹈藝術創造性的基礎下,轉變教育觀念,改革舞蹈教育專業培養模式,才能培養出優秀、合格的幼兒舞蹈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