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幼師舞蹈技能教學的發展
(1)選擇適合幼師學生需求與特點的舞蹈教材
幼師舞蹈教育是針對幼兒教師的培養,所以選取的教材既要貼近幼兒園,又要具有師範的特點;既要具有舞蹈藝術的專業理論,又要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材的內容要與幼師舞蹈的教育特點相結合,同時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方式,直觀的、形象的培養學生對舞蹈美的感悟。另外,為了適應幼兒園直接的舞蹈教學,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教材需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例如:在進行舞蹈基本功訓練時,加入小碎步、娃娃步等幼兒舞蹈基本功訓練;再進行民間舞蹈動作的訓練時,加入兔跳、騎馬等具有民間特色的兒童舞蹈動作;在進行舞蹈創編訓練時,結合幼兒舞蹈和幼兒的身心特點進行訓練,區分兒童舞蹈與成人舞蹈的區別,突出幼兒舞蹈的特點和教學方法。
(2)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創造能力和提高審美能力
舞蹈教學的開始一般是教授簡單的古典舞動作,從單一的動作教起,也就是讓學生進行模仿,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可以模仿,但不能永遠停留在模仿當中,讓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掌握舞蹈的基本規律和技能。在進行舞蹈組合的訓練時,要啟發學生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對舞蹈進行再次創編,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在學生學會組合並且熟練掌握它之後,組織學生創編新的舞蹈組合,並且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參加一些創編兒童舞蹈的比賽,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構思能力。這樣學生們可以從模仿轉變為自己對幼兒舞蹈進行創編,從而編排出符合幼兒特點並且被受孩子喜歡的舞蹈。
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是在幼師舞蹈教學過程中培養起來的,學生們在入學之前很少接受過正規的舞蹈訓練,不懂得舞蹈的美表現在哪裏。所以在幼師舞蹈肢體訓練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正確的體態習慣和優美的舉止動作,讓學生在舞蹈動作中領會舞蹈的美,然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僅需要有舞蹈肢體的訓練,還需要開設舞蹈作品鑒賞課,通過對舞蹈作品的鑒賞,增強學生對舞蹈美的認識,對舞蹈美的理解,在對優秀舞蹈作品的鑒賞中拓展自己的創造能力,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懂得舞蹈之美真正美在何處。
幼師舞蹈畢業的學生會將自己所學的直接傳授給孩子,幼師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幼師在幼兒舞蹈教學過程中創編舞蹈的能力,會直接影響孩子們對美的認知能力。所以在幼師舞蹈技能的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高水平的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
(3)在幼兒園建立實習基地,進行開放式的教學。
僅僅通過課堂的教學是無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幼兒舞蹈之美,無法讓學生完全掌握幼師舞蹈技能。隻有通過實踐才能讓學生將掌握的知識運用出來,才能檢驗出幼師學生的真實水平,才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進行完善。所以需要幼師學校與幼兒園相結合,建立幼兒園實習基地,讓幼師舞蹈進行教學實踐,進行開放式教學。
學生在實習基地進行幼兒舞蹈教學實踐,可以提高學生的舞蹈教學能力,提高幼師舞蹈技能應用能力。通過與幼兒的接觸,可以熟悉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行為特點,從而對幼兒舞蹈教學過程進行改進。在幼兒舞蹈教學的實踐過程中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拓寬學生的創作空間,提高學生對幼兒舞蹈的創編能力。
結束語
幼師舞蹈技能是幼兒舞蹈教學的基礎,作為未來的幼兒舞蹈教師,不僅掌握精湛的幼師舞蹈技能,更要具有堅實的幼師舞蹈教學能力和良好的基本素質,從而適應幼兒舞蹈的教學需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中等幼兒帥範舞蹈教材.人民教育出版利_,2006,
[2]、呂藝生"舞蹈教學法"中國戲劇出版社, 1994
[3]、韓冬梅"高師音樂教育"聲樂論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