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曹操DNA:跨越2000年的親子鑒定(1 / 3)

曹操DNA:跨越2000年的親子鑒定

識偽·解謎

作者:沈佳音

曆史上的曹操身世複雜,找到曹操家族獨具的DNA特性是解答曹操身世秘密的關鍵。曆史學和人類學的專家們為此聯手,用基因檢測加曆史研究的方法為曹操的先人和他今天的後代做了一場跨越千年的親子鑒定。

鑒定結果表明,陳壽的《三國誌》寫錯了。曹操並非西漢國相曹參的後人,那不過是曹操那大宦官爺爺曹騰給家族攀附的高枝。

曆史的謠言可以終止了。曹操不是夏侯家的血脈,也不是路邊撿來的野孩子。他是正宗的曹家後人,隻不過是家族內部過繼的。

穿過1800多年的曆史迷霧,複旦大學曆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組厘清了曹操複雜的身世。通過現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檢測雙重驗證,他們100%確定曹操家族DNA的Y染色體SNP突變類型為02 *-M268,其相關論文已於2013年上半年在國際著名學術雜誌《人類遺傳學報》上發表。

消息一經公布,有個課題組成員在微博上開玩笑說:“曹操他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曹操是韓國人了。”

把曹操當第一隻麻雀

這原本與2009年末那條爭論不休的新聞有關:河南省安陽市宣布發現曹操墓,還出土了三具屍骨,河南省考古隊推測那具男性遺骸就是曹操。但對其真偽,外界一直爭論不休。

複旦大學的兩位教授韓異和李輝看了報道之後覺得機會來了。這兩位分別來自曆史學院和生命學院的教授此前已開始一項跨學科的聯袂研究——通過研究中國同姓氏族群的DNA遺傳性,發現中華民族形成史。韓異本來偏向研究“李”姓,但這個姓氏人口眾多,來源複雜,不好下手。幾經權衡,他們選擇了曹操家族。

“曹操家係是帝王家係,家譜記載較全,不像普通老百姓的家係那樣容易散佚。曹操宗族墓的墓葬集中,保存條件也非常好,材料豐富。而且由於曹操在曆史上名聲不太好,願意假冒其後代的人不多,可以保證曹操家族的可靠性。曹姓人群有770多萬人,不多不少,作為實驗的第一隻‘麻雀’正合適。”韓異和李輝信心滿滿,“做基因樣本這麼多年,是時候用遺傳基因的方法來研究有文字以來的曆史了。”

這時候恰好碰到曹操墓大熱,他們就借機向大眾宣傳這個高深的冷門學科。2010年1月26日,他們發出“尋人啟事”,征集國內曹姓、夏侯姓男性誌願者報名參與Y染色體檢測,以調查分析曹氏基因,從而給曹操墓真偽的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這的確給研究提供了便利。辦公室電話響個不停,有人甚至包車從數百公裏之外,拉著十多個人衝到複旦大學要求抽血檢測。但質疑聲也不絕於耳:一是曹操姓不姓曹,二是傳言西晉政變的時候對曹氏家族進行了滅門屠殺,曹家還有後人嗎?這兩大疑問動搖了整個項目的基礎。

曹操這個梟雄的生前身後事疑點重重。他的祖父曹騰,在東漢官至大長秋,為宦官之首。曹操父親曹嵩是他的養子,故曹操身世的傳聞在其政敵中流傳。袁紹曾罵他“父嵩乞丐攜養”。東吳人寫了《曹瞞傳》,稱曹操之父曹嵩為“夏侯氏之子,夏侯悖之叔父。太祖與悖為從兄弟”,說得如同親見。而陳壽的《三國誌·武帝紀》明確記載,其為西漢相國曹參後裔。

所以,韓異先進行了第一輪曆史學的研究。他認為,西晉政變的時候,司馬懿非常注重其合法性,沒有對曹氏進行滅門屠殺,而是讓曹氏的後人做一個禪讓的過渡。實際上,到西晉政權穩固之後,曹氏和司馬氏的關係已經完全和好,曹氏有人當過洛陽令,即現在的北京市市長一樣的職位。如果曹氏不是和司馬家的關係很好,司馬懿不可能將洛陽這麼重要的地方交姓曹的來掌管。

而且他研究發現曹家的過繼關係是非常嚴格的,按照中國傳統的過繼方法,必須從同宗同族裏過繼。曹家還和夏侯家世代聯姻。曹操是隨便抱養的可能性極低。“幸好曹操挺好色,曹操法定的兒子就有25個,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家族人口可能達到上千。所以我推斷曹操的後人仍存於世。”這就為整個研究奠定了曆史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