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千方百計地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個好人(3 / 3)

一個人生下來會有不少遺憾:為什麼自己是女孩不是男孩?或者為什麼是男孩不是女孩?為什麼是單眼皮不是雙眼皮?為什麼生在貧窮的農村沒生在繁華的城裏?為什麼生於平民之家沒生在富豪之家?

據我們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調查發現,15.3%的城市中小學生不滿意自己的相貌、體形;38.7%的中小學生不滿意自己的學習狀況;15.9%的中小學生不滿意自己的健康;15.8%的中小學生不滿意自己的性格。這說明,表麵上快快樂樂的孩子們,內心還有不少苦悶事兒,不接納自己使其難以走出誤區。

有一次,北京景山學校請我去給初二學生講課。老師告訴我,該校不少女孩子為形象不如意煩惱。於是,我講了意大利電影明星索菲亞?羅蘭的故事。

喜歡看電影的人,對於這位榮獲過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的明星一定不陌生。她的《卡桑德拉大橋》等電影在中國有廣大觀眾。可是,她16歲第一次拍電影時,卻遇到了不少麻煩。

索菲亞?羅蘭是一個私生女,知道自己缺陷不少。她在第一次試鏡頭的時候就失敗了,所有的攝影師都說她夠不上美人的標準,都抱怨她的鼻子和臀部。沒辦法,導演卡洛隻好把她叫到辦公室,建議她把臀部減去一點兒,把鼻子縮短一點兒。一般情況下,演員都對導演言聽計從。可是,索菲亞?羅蘭卻沒有聽導演的,她相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認為這就是她自己的特色。

她曾在自傳中記述了這段經典的挑戰。

一天,他(卡洛)叫我上他的辦公室去,我們剛剛進行了第三次或第四次試鏡頭,我記不清了。

他以試探性的口吻對我說:“我剛才同攝影師開了個會,他們說的結果全一樣,噢,那是關於你的鼻子的。”

“我的鼻子怎麼了?”盡管我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但我還是問道。

“嗯,咳,如果你要在電影界做一番事業,你也許該考慮一些變動。”

“你的意思是要動動我的鼻子?”

“對。還有,也許你得把臀部削減一些。你看,我隻是提出所有攝影師們的意見。這鼻子不會有多大問題,隻要縮短一點,攝影師就能夠拍它了。你明白嗎?”

我當然懂得,因為我的外貌跟已經成名的那些女演員頗有不同,她們都相貌出眾,而我卻不是這樣的。我的臉部有太多的毛病,但這些毛病加在一起,反而會更有魅力呢。如果我的鼻梁上有一個腫塊,我會毫不猶豫地把它除掉。但是。說我的鼻子太長,不,那是毫無道理的,因為我知道,鼻子是臉的主要部分,它使臉具有特點。我喜歡我的鼻子和臉的本來的樣子。

“說實在的,”我對卡洛說,“我的臉確實與眾不同,但是我為什麼要長得跟別人一樣呢?”

“我懂,”卡洛說,“我也希望保持你的本來麵目,但是那些攝影師――”

“我要保持我的本色,我什麼也不願意改變。”

“好吧,我們再看看。”卡洛說,他表示抱歉,不該提出這個問題。

“至於我的臀部,”我說,“無可否認,我的臀部確實有點過於發達,但那是我的一部分,那是我的特色,我願意保持我的本來麵目。”

大家注意,“我為什麼要長得跟別人一樣呢”?這是一個美學見解,即世界上的美為什麼要一個樣呢?

大導演卡洛被說服了。電影不但拍成了,而且索菲亞?羅蘭一下子紅火起來,逐步走上了成功之路。2000年時,她還被評選為千年美人。

悅納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保證。世界上的美為什麼非要一個樣呢?這是一個美學見解,也是悅納自己的座右銘。

怎樣讓孩子悅納自己,得到由內而外的快樂?我的教育建議是:

讓孩子欣賞自己的形象。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的心理狀態,隨時培養他們悅納自己的積極態度。父母應努力讓孩子喜愛自我的形象,讓孩子了解,自己可能並不“漂亮”,但很特別。父母也應努力引導孩子樹立一種現代的審美觀,即美是自然的,而自然是多種多樣的,不拘一格的。美是有層次的,而層次是可以修煉的,如氣質美高於相貌美,精神美高於物質美,氣質與精神都與人的文化修養密切相關。

稱讚孩子的特點。契訶夫說,大狗叫,小狗也叫,各叫各的。幹嗎非得和別人叫得一樣呢?每個孩子都是有特點的,而“特點”既可以成為“優點”,也可能成為“缺點”,它可以使人自信,也可能讓人自卑。父母應肯定、欣賞孩子的每一特點,如他打電腦遊戲在行,如他做手工做得巧……讓孩子的特點真正成為“亮點”。

引導孩子閱讀名人傳記。曆史上許多成功者離不開悅納自己。而這幾乎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特征。

美國最受人尊敬的大法官伊爾文?本?庫柏的經曆證實了這一點。庫柏在一個準貧民窟裏出生,自幼因家境貧寒,他常要到附近的鐵路去揀煤塊。有一夥孩子常埋伏在庫柏回家的路上襲擊他,以此取樂。庫柏總是生活在恐懼和自卑狀態中。庫柏改變自己的形象最初是因為讀了一本叫《羅伯特的奮鬥》的書。書中講述一位少年遭遇到了巨大的不幸,但是他以勇氣和道德的力量戰勝了不幸。庫柏在讀書的時候,從中獲得了勇氣和力量。後來,在別的孩子欺負他的時候,他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迎了上去,最後逃走的是那些恃強淩弱者。在這次經曆中庫柏證實了一個有勇氣有力量的嶄新的庫柏,從此他所接納的就是這個新的庫柏。 我認為,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名人傳記,與名人或“偶像”為伍一起生活,讓孩子能從名人身上汲取悅納自己的力量。

控製自己是心理健康的特別規則。

古今中外,許多偉人都將用理智控製自己視為做人的基本準則。孔子強調“修身”和“克己”。古希臘的柏拉圖提出:“節製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歡樂和欲望的控製。”亞裏士多德則說:“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置行為於理智。”“不僅應該把對敵人的鬥爭取得勝利的人看作是勇敢的人,而且也應把那些對自己的欲望控製取得勝利的人看作勇敢的人。”

如果說認識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悅納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那麼控製自己就是心理健康的特別規則,也可以說是自我心理結構中最重要的調節機製。

一個人要想做成大事,需要有穩定的情緒和成熟的心態。缺乏對自己情緒的控製,是做事的大忌。試想,如果你一會兒心情憂鬱,情緒一落千丈,一會兒又怒火衝天,一會兒又情緒高昂,手舞足蹈,誰願意與這樣情緒不定的人交往合作?而且,情緒不穩定的人對於自己確立的目標也常常不能堅持到底,做事容易情緒化,朝三暮四,高興了就做,不高興就扔在一邊,絲毫沒有計劃和韌性。這樣的人能成功嗎?

拿破侖?希爾是美國傑出的成功學家,他創造性地構建了全新的成功學的科學體係,他的著作被譯成二十六種文字印刷於世,他的讀者遍及世界五大洲的五十多個國家,他的理論使無數人受益。其中,美國惟一連任四屆總統的羅斯福、被稱為印度救星的甘地、控製了美國四分之一經濟命脈的銀行巨子摩根等,都是拿破侖?希爾成功理論的受益者和支持者。

拿破侖?希爾經過數十年的研究和探索,總結出了成功學的十七條準則,這些準則被人們稱為“黃金定律”。其中被列為第五條的是“要有高度的自製力”。在這方麵,拿破侖?希爾有深刻的切身體會。

在創業期間,拿破侖?希爾通過一件小事發現自己缺乏自製力,這件事情雖然很小,但卻給了他慘痛的教訓。

他這樣描述自己經曆的事情:

有一次,我和辦公大樓的管理員發生了一場誤會。當時我礙於麵子沒有向他道歉。從那以後,我們兩個人之間彼此憎恨,甚至演變成激烈的敵對。後來,管理員知道有時整個辦公室大樓裏隻有我一個人在工作時,就把電閘拉下來,使辦公室裏麵一片漆黑。這種事情一連發生了幾次,我很憤怒。

一天,我正在辦公室裏緊張地工作著。電燈又熄滅了。我立刻跳起來,奔向管理員辦公室。我到了那兒,管理員正在悠閑地吹著口哨。我氣憤極了,覺得受不了了,就對著他破口大罵起來。我把能想出來的惡言惡語都用上了。那位管理員一點兒也沒有生氣的意思。後來,我實在想不起什麼罵人的話了,隻好停住。這時,管理員轉過身,用柔和的語調對我說:“你今天是不是太激動了?”他的話很柔軟,我卻感到像一把利劍刺進了我的身體。我站在那兒,不知道說什麼好。

我是一個研究心理學的人,竟然對著一個沒有多少文化的管理員大喊大叫,這實在是一件令人感到羞辱的事情。我飛快地逃回了辦公室。坐在辦公室,我什麼也幹不下去了,管理員的微笑老是纏繞著我。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以前發生矛盾的時候,因為沒有勇氣道歉而使矛盾越來越深,今天,本來是一個很好的道歉的機會,可我卻失去了自製力,從而使自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我決定向管理員道歉。管理員見我又去了,仍然用溫和的語調說:“這一次你又想幹什麼?”言語中充滿了挑戰的意味。我告訴他我是來道歉的。他說:“你不用向我道歉。你今天所說的話,隻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不會把它說出去的,我知道你也不會把它說出去的,我們就這樣了結了吧!”我被管理員的話震住了。他的高度自製力使我再次被打敗,我走上前去,緊緊地握住了他的手,真誠地向他表示歉意。

這件事使我認識到。一個人如果缺乏自製力,就有可能變得瘋狂,這樣,他不僅不能結交朋友,反而非常容易被打敗。

拿破侖?希爾用自己的親身經曆,向我們講述了自製力對於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性。一個人是否能夠有所成就,機會和能力是最主要的,但是,學會控製情緒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從某種角度說,人的過失乃至於某些犯罪行為,也許是一種失控的行為,並非有多麼複雜的原因。許多悲劇都與情緒失控有關。這幾年來,僅據媒介報道,已有多個孩子被父母打殘甚至打死。我敢說,世界上極少有成心要打死自己孩子的父母。上帝都允許小孩子犯錯誤,有些父母不但不允許,並且怒發衝冠,智力下降,一身蠻力集中於拳腳,如果擊中要害,弱小的孩子還不非死即傷嗎?

據悉,某國軍隊曾有過一項紀律:當內部發生衝突時,如果這個矛盾一時難以解決,當天誰也不許再談論這件事,第二天再說。任何人睡一覺起來,火氣就會小多了,頭腦就會冷靜多了,自有適當的辦法解決矛盾。仔細分析,這是符合心理規律的。因此,我建議父母首先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因為忙人無計,怒人無智。

父母怎樣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我的教育建議是:

做事之前先考慮事情的結果。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預先想想事情可能發生的結果是什麼,從而減少盲目性,這是理智做事的前提。譬如孩子當眾做了讓你生氣的事情,你應該怎樣做呢?最好不要當著眾人的麵加以批評或懲罰,而是要嚴肅地給予警告。如果情況嚴重的話,可以把孩子帶到另外的地方,單獨進行教育。因為當眾懲罰會傷害孩子幼小的自尊心,不利於他的健康成長。

發怒之前先數數,然後再做決定。先沉住一口氣,再做出決定,尤其是麵對孩子所做的讓你火冒三丈的事情時,更要先冷靜下來。為了避免失去理智,可以先從1數到10,然後才發表自己的意見,再決定如何解決問題。

不要輕易對孩子發火。遇到特別憤怒的事情,可以先把它寫下來,然後再去做。因為父母在憤怒的時候,往往容易說出傷害孩子的話來。當你控製了情緒後,才能和孩子講道理,理智地教育孩子,從而避免對孩子的身心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