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羞辱
逃避羞辱,最好的辦法也許就是內心默默忍耐、外表佯裝不知,並繼續延伸自己的滑稽。這是我從女兒身上得到的啟發。
那晚一覺醒來,妻摸摸床單,發現女兒尿床了,被褥濕漉漉的,不禁大為光火。“又做害人事了,看我打死你不!”妻一邊嚷嚷,一邊還真的將女兒翻了個身,掄起巴掌就朝她的屁股上狠狠地拍打。
我一見這場麵就很慌神,心想不好了,接下去女兒沒準哇哇大哭;吵得左鄰右舍好夢難圓。哪知女兒竟屏聲靜氣,巋然不動。
“你還裝蒜?鬼東西,這次看我非打死你不可!”很快,女兒的屁股上留下了幾道清晰的指紋,但她仍緊閉雙眼,麵不改色,任妻發泄憤怒。
我知道女兒的睡意早已驚醒,因為她的睫毛在傷心地顫抖。
這樣對峙良久,妻終於心慈手軟,不忍再打女兒。
翌日清晨睜開明亮的雙眸,哪想女兒竟像什麼羞辱都不曾有過,張開嘴就叫:“媽媽,媽媽——”聲音柔柔的,甜甜的,撩人心弦。
妻感動得有些不知所措。從此,即使女兒再有尿床的情況發生,也不再詛咒她並對她施加暴力了。女兒就這樣逃避了羞辱。
(原載《深圳晚報》1995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