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性探析
哲學文稿
作者:李靜
【摘要】中國夢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是黨在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積累的曆史成果。文章概括性地厘清了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脈絡,並重點分析了中國夢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者之間的關聯圖式。通過話語闡釋、主體闡釋、文化闡釋、哲學闡釋由淺入深地加以剖析,為二者的相關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關鍵詞】中國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多維 闡釋 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D619 【文獻標識碼】A
中國夢的曆史由來和發展
縱觀我國曆史發展進程,“中國夢”的意涵由來已久,它在不同時期以不同的形態存在著,是滲入中華民族精神血脈中的追求。
中國夢在近代被正式提出,承載著中國人民艱苦探求中國發展道路的曲折曆史。近代中華民族的奮鬥史就是中華兒女追逐中華崛起和民族複興的曆史過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先後有洋務派的自強求富夢、農民階級天國夢、維新派改良夢、革命派的共和夢等等,但這些夢都接連破碎。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經過不懈奮鬥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創立了新中國,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在製度上為“中國夢”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夢”新的曆史車輪開始運轉。中國人民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再度麵臨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及實現什麼夢想的問題,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通過建立獨立的主權國家來實現中國的富強。以鄧小平同誌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則創造性地發掘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蘊含的“中國夢”。發展才是硬道理,通過實行改革開放,將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而以江澤民同誌為總書記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通過“三個代表”將“中國夢”與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直接連接。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日趨深入,中國迎來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在新的發展階段,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第四代中央領導集體將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思想,指出了我國社會主義未來發展的基本取向,並通過黨的十七大報告勾勒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國夢”。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率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複興之路”展覽,第一次明確提出“中國夢”這個概念,對中國夢進行了清晰定義,並對其順利實現表現出高度自信。時至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深入闡釋中國夢的內涵。
總體來看,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複興、人民幸福,這是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此外,中國夢的實現有“三個必須”的特定路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方向,中國精神是靈魂支撐,中國力量是動力源泉,而“兩個100年”則是中國夢的近期具體實踐目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孕育和形成
核心價值觀作為一個社會發展的價值目標和行為指引,是社會生活中的“指路燈”,指導人們分辨美醜、善惡、好壞,從而引導人們做出正確合理的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在中國社會起主導、統領作用的價值內核,高度凝練地指明了中國社會最應該信仰什麼、選擇什麼、追求什麼。隨著中國社會發展的多次轉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發生著深刻變化,為不同階段的中國社會提供了價值歸依。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過漫長的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自中國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探索和建設就從未停歇過。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在七屆二中全會報告和《共同綱領》中就指出了中國的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和奮鬥目標,毛澤東同誌還在過渡時期提出了通過國家現代化使中國走向世界前列的發展戰略。這些都為中國意識形態領域的理論建設提供了豐厚的資源。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得以重新恢複和確立。會議堅持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前提下,科學繼承毛澤東思想,堅持在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將馬克思主義同改革開放充分結合,從而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1986年9月,十二屆六中全會第一次表述了經濟體製改革、政治體製改革、精神文明建設“三位一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明確提出精神文明建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隨後黨的十四大、十四屆六中全會等相繼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了全麵部署。
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上,科學發展觀戰略思想被明確提出,十六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會和諧“四位一體”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
2006年10月十六屆六中全會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及其基本內容被首次提出,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煉提供了豐厚的思想前提和理論基礎。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被提升到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2011年10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被進一步提高到“興國之魂”的高度。到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通過“三個倡導”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實現了對社會主義核值觀的最新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新的時代精神和思想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