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傳媒對少數民族文化認同的建構
曆史與文化
作者:劉豔萍
【摘要】大眾傳媒不斷推進跨文化的交流,尤其在民族文化的融合和變遷中起到雙重推動作用。在少數民族文化認同建構中,大眾傳媒要堅持在主流文化的引導中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在“和而不同”的格局中增強少數民族對自身歸屬感的認知和主流文化的認同,從而讓少數民族文化在媒介化語境中獲得傳承與現代轉型的活力。
【關鍵詞】大眾傳媒 少數民族文化認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建構
【中圖分類號】G0 【文獻標識碼】A
伴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大眾傳媒作為意識形態產品,以傳播信息、構建文化、引導輿論的使命不斷推進跨文化的交流,尤其在民族文化的融合和變遷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一方麵,大眾傳媒悄然改變著少數民族文化中相對滯後和守舊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為少數民族文化傳承和創新發展提供契機和可能。另一方麵,少數民族文化在大眾傳媒的工具性與人文精神的衝突中發生文化斷裂現象,造成民族文化認同的模糊以及民族歸屬意識的淡漠,產生文化趨同現象。大眾傳媒如何在主導少數民族形象建構與自我認同中實現文化的延續,增強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自覺是亟需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大眾傳媒視域下少數民族文化認同的內在意蘊
人類實踐的多樣性決定了文化差異的客觀存在性,世界範圍內的多元文化存在決定了不同民族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性和價值衝突,而民族國家的民族性又造成國家內部的文化衝突和社會價值觀的多樣化。我國是一個擁有多民族類型的國家,在曆經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和演繹曆程中,少數民族和漢族人民守望相助、相依共濟,共同創造出統一性、多樣性交相輝映的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當前,在悠久的民族曆史文化積澱與中西方文化日益頻繁的複雜視域下,我國不僅是民族文化交融並存的立體文化生態區,同時還是一個中西方意識形態衝突和碰撞比較集中的地區。在曆史的長河中,少數民族文化是少數民族成員的心靈家園,也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保持邊疆安定的重要紐帶。豐富絢爛的少數民族文化不僅極大地豐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還成為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勁“引擎”。因此,如何增強少數民族的文化自覺意識並促成民族文化的現代轉型是當前全球化條件下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課題。
在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的商業時代,借助大眾傳媒的文化傳播無處不在,媒體通過建構一種新的社會文化結構和文化模式讓個人來解釋和描繪世界,引導著人們對世界的認識,由此帶來各種文化衝突和思想交鋒。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大眾傳媒時代,媒體以其技術優勢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麵,引導著社會文化的發展方向和人們的價值觀構建。在大眾傳媒視域下,我國文化環境麵臨西方社會各種思潮的裹挾和激蕩,迫切需要以文化整合推進價值整合和價值認同。另外,大眾傳媒使得原有的民族文化體係和價值追求不斷被擠壓、顛覆和解構,精英文化被邊緣化,主流文化的中心和權威正遭受著瓦解的挑戰,少數民族文化在本土與外來、傳統與現代、正統與非正統等觀念的交融碰撞中,邊界和規則變得模糊,原有的信仰空間、社會倫理、經濟人格和環境道德觀念相應被改變。
當前,少數民族地區已經置身於世界性的關係網絡之中,它的民族文化、民族關係、民族權益等都會在多元文化的生態環境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和衝擊。在大眾傳媒的作用下,少數民族由單一的自我認同轉向更多依賴外部的認同。可以說,在普遍存在、縱橫交織的文化滲透和價值衝突的場域中,大眾傳媒參與甚至主導了少數民族形象建構與自我認同的過程。在現實世界中,少數民族對於自身文化以及文化群體內化產生的歸屬感有所弱化,實現價值整合和文化認同的難度增加。由此可見,少數民族麵臨的不僅僅是如何以其內在文化結構為參照係詮釋和內化其他客體文化的問題,還麵臨著如何以其民族文化價值為核心,做到文化積累中的“轉化”創新後繼續保存那些根本的內隱與外顯的民族獨特要素。
總之,大眾傳媒加速了少數民族文化的變遷,對少數民族身份認同無疑起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影響。當下我們不僅要從文化自覺的高度對自由主義、多元主義本身進行反思,而且要重新審視少數民族文化豐厚的曆史底蘊。事實證明,“多元化的文化是傳統的、現代性的、全球化的文化理念、思想等多種因素互動的結果,文化差別將持續下去,企圖說什麼文化優越、什麼文化低劣,是沒有道理的。”①為此,我們要重新發掘“和而不同”這一中國傳統的新含義,在媒介化的語境中對少數民族文化揚棄、融合與創新,促進少數民族文化的社會再生產,讓少數民族文化在傳承與現代轉型中獲得新的活力,增強少數民族對自身歸屬感的認知和對中國主流文化的認同。
大眾傳媒對少數民族文化認同產生雙重作用
少數民族文化認同是個體確定自己民族歸屬感的內在心理尺度,這種文化認同主要表現為兩個層麵:一是對本民族共有形象歸屬感的認知和認同;二是在多元文化中保持對主流價值觀的認同和分享。少數民族文化認同絕非一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是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自身文化、外來文化、曆史因素等各種力量相互作用形成合力的過程。當前,大眾傳媒與經濟、技術及社會的支持相結合,通過“議程設置”和精心設計的編碼建構塑造了時空結構,把前所未有的音像流帶進人們的生活,通過媒介工具改變著人們對真實世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