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環境設計生態化思想內涵探究
社會民生
作者:秦高峰
【摘要】受多方麵因素影響,現階段環境質量較之以前明顯下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生態環境。隨著關注度的上升,越來越多人將生態理念運用到室內設計中。文章從室內環境設計生態化角度出發,先分析了室內環境設計存在的問題,然後闡述了室內環境設計生態化的思想內涵,旨在為室內環境設計生態化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思想內涵 生態化 室內環境設計
【中圖分類號】J04 【文獻標識碼】A
從生態學角度來看,地球上最大的生態係統就是生物圈,而世界是由大小不同的多個生態係統組成。有人將室內環境視作整個生態鏈中的組成環節之一。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建築與室內環境設計是對人的行為的規劃。因此,參照生態有機關聯性原理,室內空間環境是處於較後的一個係統層次,但所有的人工或非人工係統均會受到室內環境的影響。在室內環境設計的過程中,就需要充分考慮它對整個生態係統可能造成的影響,比如最大程度節約自然資源、減少有害氣體排放等。
室內環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與自然結合較少。從目前的室內設計來看,設計者未考慮到室內環境的綠化問題,所以較少看到有專門種植綠色植物的場所。此外,從裝修材料來看,大多采用玻璃、不鏽鋼等材質,為了有效烘托出特有的色彩和環境,會采用較多的人工照明。因此,這樣的室內設計與自然結合較少,二者處於一種隔離狀態。
素材浪費現象嚴重。一些設計者為了滿足客戶追求高檔、時尚的要求,在設計過程中,大量采用稀少材料來裝修,不利於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在某些特殊的室內設計中,比如酒店、商場等,由於其具有更新快的特點,所以造成某些不能再循環資源的浪費,而且還導致汙染問題,這是對國家資源的一種浪費行為。此外,某些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過分注重局部設計,沒有充分考慮到設計的整體性,造成某些建築的翻新,隨之出現材料浪費。
使用材料的安全性欠缺。為了提高產品的性能,在室內設計中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材料,其中相當一部分化學材料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雖然一部分有害物質會隨著的時間逐漸消散,但也會對人的身體健康構成威脅,甚至有些材料散發出刺激性氣味,這些物質在使用中會有刺激性氣味長時間散發出來,汙染室內空氣,影響人們的健康,引發各種疾病。
室內環境設計生態化的思想內涵
上述室內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會帶來一係列不良的影響,比如威脅人們健康,資源緊缺等。因此,人們提出了室內環境設計生態化理念,它指的是按照節約、自然等思想,在此基礎上設計出符合整體性,同時可以持續發展,達到人與物之間和諧共處的一種設計。具體來講,室內環境設計生態化的思想內涵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節約思想”。在我國整個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積極倡導建設節約型社會,節約型社會指的是在資源的配置耗費上追求最小值,在利用程度上追求最大化地滿足整個社會的用量需求。就目前情況來看,不容忽視的是建築類汙染的環境問題,一部分原因是室內裝修過程中的施工汙染。
“注重安全”思想。在室內環境設計生態化中,“注重安全”思想主要涉及三個方麵的內容,即生存安全、環境安全、材料安全。
第一,生存安全。從人類生存史來看,不管是生活在樹上的原始時代,還是如今的高樓大廈時代,人類一直在與威脅生存安全的各種因素對抗,消除不安全因素,確保生存安全,這樣才能不斷推動社會進步,並且延續、發展人類文明。當然,這裏的“生存安全”的含義比較寬泛,一方麵,它包含生存在社會中的個體是“活著”的狀態;另一方麵,它也涉及社會大環境的“生存安全”①② 。換而言之,在室內環境生態化設計中,不管是某些家具的尖銳部位對身體造成的傷害,還是裝修材料在生產、施工與更新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過量造成的溫室效益,這些都會威脅人類生產安全,均被包含在“生存安全”的概念中。
第二,環境安全。環境安全在這裏指的是包括空氣質量、噪聲控製等室內外的環境因素影響到人的生活安全,這種因素涵蓋兩個層麵,一是舒適性和健康指數,包括整體的空氣質量、室內溫度與濕度、通風等。隨著室內環境設計的不斷發展,《室內設計原理》一書對於“環境”賦予了不同的含義,在其中一層含義中明確指出:室內環境是指包括室內視覺環境、物理環境(比如聲光熱等)、空間環境等多個方麵。據研究發現,人們對室內環境的舒適感並非單一的,而是綜合的,人的環境安全感也是一種建立在室內環境多因素之上的一種綜合。因此,在室內環境設計生態化中,不僅要注重視覺環境,而是要同時重視心理環境、空氣質量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