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會治理方式網格化創新(1 / 3)

社會治理方式網格化創新

社會民生

作者:張雙喜

【摘要】網格化管理是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和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的必然抉擇。近年來,各地堅持“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的工作目標,致力於全麵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進行了很多有益嚐試,尤其是在基層社會領域,網格化管理從理念到實踐發揮了新的作用,體現了創新價值,促進了我國社會治理體係的完善和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社會治理 網格化管理 創新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作為解決群眾“最後一公裏”問題的重要手段,網格化管理是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和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的必然抉擇。近年來,全國多個地方積極實踐探索“網格化管理”的社會治理模式,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務基層群眾的網格化社會管理服務模式,大大提高了全國整體的社會治理能力。尤其是城鄉基層社會,它不僅是當代中國全麵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點領域,也是我國致力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建設必須高度關注的著力點。切實加強關於基層社會治理的理論研究探討和實踐探索尤為重要和必要。

網格化管理問題的提出

網格化管理是基於網格技術的一種現代管理技術、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網格化管理中的網格,實為“網格化”,是指將管理區域按照一定標準,從地理空間上劃分為若幹個單元,即我們所說的“格”,各個單元“格”又通過資源整合、信息共享、流程再造等有效機製,實現相互聯係、聯動,從而消除部門壁壘,形成一張張“網”,此為我們所稱的“網格”。故筆者認為,網格化管理,就是在保持社區大格局不變的基礎上,結合人文、地理和現有的建築布局等因素,把管理區域劃分為若幹責任網格,將人、地、物、事、組織都納入網格進行管理。

網格化管理的提出。北京市東城區“依托數字城市技術創建城市管理新模式”課題組從東城區實際出發,提出網格化城市管理的構想。該模式運用網絡地圖技術,將東城區劃分為若幹個網格管理單元,將“萬米單元網格”和“城市部件”兩種管理法結合起來,將其事和物作為管理客體來確定網格責任人,以便為轄區群眾提供各種方便快捷的服務。2005年7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於推廣北京市東城區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見》,拉開了東城區網格化管理模式遍地開花的序幕。之後,城市網格化管理特別是社區網格化管理的應用勢如破竹,影響與日俱增,產生了良好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效益。各地、各領域也陸續開始了網格化管理的嚐試。

網格化管理的依托平台。網格化管理需依托幾個平台:一是社會管理信息平台,主要為各級領導提供科學依據、輔助決策,為區(縣)、街道(鎮)、社區(村)各級網格開展工作提供公共服務平台。二是基礎數據平台,如地圖信息模塊、小區信息模塊、人口信息模塊、建信息模塊、計劃生育信息模塊、治安信息模塊等等。三是統計分析平台,如智能化統計當前係統內所有數據、柱狀圖一目了然、餅狀圖全盤分析、案情分析,疏而不漏等。四是社情民意平台,即對街道、社區、網格以內發生的事件、民眾的矛盾糾紛、問題隱患以及社會治安等事件的調處整治、督辦督查等服務辦事平台。五是評比平台,包括日誌管理模塊和績效評估管理模塊。六是指揮中心平台。七是係統管理平台。八是百姓互動平台,主要為百姓提供一個和各級管理人員互動的平台,通過這樣一個平台,人民群眾可以將其意見、建議或者看法等隨時發表出來,這樣就能更好地反映人民群眾的所想、所需所急,從而更好地實現社會治理。

網格化管理的要義。近年來,網格化以其很強的適應性和廣泛的應用性出現在稅務管理,生物醫藥、電子商務、林業乃至戰爭領域等各個領域。如今在社會管理領域,網格化管理也被廣泛地運用,效果也較顯著。首先,網格化管理將管理模式由被動變為主動,將應對問題變為發現和解決問題;其次,網格化管理在管理對象、過程以及評價上更加凸顯了管理手段數字化的優勢;最後,網格化管理的管理標準和流程規範統一,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整個環節、步驟形成一個閉環,這種科學封閉的管理機製不僅大大提升了管理能力而且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基於這些功能優勢,如果說過去是傳統、被動、定性和分散的管理,那麼,今天就是現代、主動、定量和係統的管理。

網格化管理的模式

城區網格化管理模式。東城區進行的網格化管理嚐試,創造性地設計了靜態碼+動態碼的編碼規範,製訂了“三級平台、四級管理”工作程序以及六步閉環事件處理規範,提出了社會事件六步閉環業務協同法。將東城區17個街道的205個社區,劃分為 589個網格,依托5大數據庫群、6大技術平台的雲中心進行管理。把社區、網格和職能部門等各個管理單元通過互聯網和通信網聯係起來,開展網格化的社會服務①。湖北宜昌市把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的理念貫穿於社區網格化管理的始終,以網格化管理、信息化運行、全程化服務三大板塊為中心,嚐試了“一本三化”管理服務模式。該市將城區121個社區劃分為1110個網格,將網格管理範疇擴展到人、房、事、物、組織等各方麵,以信息化為支撐,全麵推進社會管理服務信息數字化,建設“數字網格”和“電子地圖”,以全程化服務為核心,依托綜合信息平台,及時解決群眾訴求。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