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道德榮辱觀教育的影響(2 / 3)

促成穩定公平的市場經濟運行環境。隨著市場經濟相對開放,社會追逐名利的風氣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來說追逐名利的風氣將可能導致社會群體在道德上的滑坡,在輿論導向上呈現出浮躁、拜金主義,造成追求眼前經濟、罔顧道德和法律的事件發生。在現階段的媒體曝光中可以看到,食品工業以次充好的事件屢屢發生,假冒偽劣產品堂而皇之的銷售、商戶之間低劣的相互攻擊時有發生。這種群體在利益麵前道德滑坡的現象既是國民經濟發展中難以避免的社會更迭現象,也是現階段中國所麵臨的亟待提升的國民素質問題。重提道德榮辱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們在道德水平修養上的認知,提供社會群體道德參照的標準,避免由於單純的逐利行為導致以次充好問題,提升個人的社會參與感和社會融入感。這將強製性要求化為人群的內在要求,從單純的法律強調變成每個人的內在自我審視和內在的自我要求,最後促成整體利益階段性的發展和變化。

提高行政清廉程度和政府官員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同樣對政府官員提出了一定的個人要求。從2013年的黨的反腐工作中可以看到,在我國基層乃至上層政府官員中存在大量的貪汙受賄、貪戀美色、玩忽職守等藏汙納垢的現象。在本應該代表最先進生產力的隊伍中,出現了一些違反黨紀黨章、危害人民利益、破壞黨在群眾心中權威形象的事件。這極大地破壞了我國在國際上應有的國際形象,破壞了黨群之間和諧的關係。重新回顧“八榮八恥”則不難看到一個合格的具有自我追求、個人榮譽感的官員應該具備的條件,“熱愛國家”、“服務人民”是黨和國家對每個幹部的基本要求。在新的曆史時期,重提八榮八恥則有助於當前官員自我道德素質的建構,提升幹部群體服務群眾的意識,加強黨群之間的聯係,恢複和諧的幹群關係,從更深層次完成中國夢的目標。

引導人們形成良好習慣,建立禮儀之邦新的社會風尚。崇尚禮儀是我國作為文明古國的一大特征,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以“禮”治天下。換言之,孔子所提倡的治理觀念,就是每個人都具備一定的道德操守,通過每個人對於道德的遵守,達到和諧、穩定、繁榮的大同社會。在現在來說,孔子當年的觀念同樣具備一定的社會性意義。通過對於每個人的道德教化的逐漸增強,可以讓每個人都明白自己人生所奮鬥的目標,做人基本的社會準則,乃至在個人發展上所必須具備的道德素養,進而使整體國民的素質提高。在當前社會上仍有許多破壞和諧社會的現象持續發生,個人主義觀念甚囂塵上;在新聞媒體都報道上常常可以看到,部分人群常常以個人利益為要挾,為了個人的獲利破壞政府的綜合規劃;僅僅為個人的一點蠅頭小利,就出賣國家的高級機密;為了獲取金錢上的利益,就中飽私囊,玩忽職守;海外出遊的遊客在名勝景點亂塗亂畫,給國家形象造成巨大損失。這些現象的發生不僅說明當前我國素質上的道德滑坡,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國人口綜合素質仍然較低的事實。加強八榮八恥教育,能夠有效地引導社會風氣,加強人們對於道德在社會建構中的認識,重建誠信社會、和諧社會,共同創造穩定繁榮新局麵。

道德榮辱觀是我國德治與法製建立的雙重基底

黨的十八大為全國的改革作了頂層設計。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重踏鄧小平南巡之路,為中國的改革帶來了新的方向和希望。中國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攻堅期。在當下這關鍵的改革階段,尤其需要深化法製體製改革,提升和促進法製管理水平,豐富相關機關在法製治理方式方法上的經驗,一定程度上利用當前道德建設雙管齊下輔助法製建設的發展。

作為有悠久文化曆史的古國,自古以來,我國的發展和管理依靠著民間道德體製管理的重要成就,一定程度上來說,這種管理模式的變化也在不斷要求我國民間道德信仰發生改變。社會主義道德榮辱觀則提供了相對的引導方向,一方麵要求在當前我國金錢利益風氣嚴重的社會重新關注對祖國的忠誠感、熱愛感,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祖國對於個人孕育難以比擬的重要性;另一方麵,也給個人的發展提供了方向—罔顧道德的金錢,並不能給人帶來幸福,人應該追求更為偉大的目標,即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體現個人的價值。

同時,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很大程度上也促成了當前依法治國靠法,以德治國靠人雙管齊下的局麵,作為以德治國的理論思想體係基礎,為當前我國道德水平綜合引導提供了理論的前提和指導的方向。

道德榮辱觀的建立是維護法製建設的重要保證。兩千多年前亞裏士多德在論述法製與道德關係的時候就曾經提出,法製是強硬性質的人群約束條例,道德則是潛在的社會共同體中更為有效的相互約束手段。在今天看來,道德榮辱觀也存在同樣的效用,一方麵,道德榮辱觀涵蓋了一部分我國基礎的法律要求,要求人民忠於祖國,熱愛人民,服務於群眾,不做違法亂紀、擾亂社會總體治安的事情;另一方麵道德榮辱觀也調和了法律在當前製定中的空白,要求人們以自律代替法律的強製規定,以德行不斷加強對自我的要求,在當前的背景之下,保證形成一定的榮辱觀念,激發人們內在的道德需求。這樣可以依靠人們的自覺與相互監督,完成當前法製建設的深層次改善;同樣以自我監督的方式,代替事後法律嚴懲,節約了大量的公共法律資源,激發了群眾對於法律的自覺維護,一箭雙雕,充分發揮了道德榮辱觀維護法製建設的優勢。這弘揚了我國的核心價值觀念,促進了社會更為和諧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