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價值評估體係。從目前看,農村土地改革勢在必行,土地確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是推進土地流轉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建立和完善土地價值評估體係,就是為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所作出的關鍵環節。目前,我國專門的土地價值評估機構和體係建設還不能滿足當前農村土地流轉的需求,為此,政府要起主導作用建立或者成立第三方土地價值評估機構,完善評估體係,公平、公正、合理地對土地價值進行評估,為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抵押做出評定,如此才能更好地實現土地價值。
建立起完善的產權交易平台。2015年1月,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引導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對我國農村土地產權交易平台起到了指導性作用。該意見明確指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進行流轉,對流轉所涉及的所有權和承包權進行分離分類指導。特別是建立產權交易平台要以農戶承包經營權為主。相關資料顯示,2014年6月,我國土地流轉占所有耕地麵積的近1/3達到3.8億畝,流轉麵積是2008年的3.5倍,專業合作大戶超過367萬戶。麵對龐大的土地流轉麵積,顯然我國的土地產權交易平台建設已經被遠遠地拋在了後麵,特別是作為縣一級土地流轉平台建設的主力軍,是農民進行土地流轉的重要基地,建設好縣一級農村土地流轉平台對我國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建設現代化農業都具有重要意義。③例如可以在縣一級成立相關物權融資有限責任公司,專門為農地抵押貸款提供擔保,公司承接農民土地,解除金融機構無力經營土地的擔憂,解決農民擔保物不足、土地直接抵押不合法的難題。具體業務流程是:物權融資公司與用土地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貸款的農戶簽訂產權附條件流轉合同,當農戶逾期無能力償還貸款時,附條件流轉合同生效,農戶貸款由融資公司償還,農戶土地交由融資公司流轉,流轉收益償還公司用於墊付的銀行貸款。類似產權交易平台的成立,為農戶和銀行之間搭建了一個互利共贏的橋梁,農戶可以利用土地承包經營權所帶來的融資進行農業活動,而銀行也可以擴大農村金融服務範圍,相互促進、相互發展。
規範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門檻設置。規範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門檻設置是農村土地流轉體係建設的重要步驟。沒有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內容、抵押方式、抵押流程進行規範,就不能從根本上杜絕暗箱操作、低抵高租現象的發生。一是要進一步規範抵押條件、標準,對抵押的標的物所涉及的行業、地塊、麵積、估計、農戶本身資金擁有程度、信用程度等都要做出相應規定。二是要進一步統一規範合同保護農民權益,土地流轉雙方簽訂政府製定的規範合同,除文本合同擬定的條款外,雙方可協商增加與土地流轉有關的其他條款。要經過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的批準並做好相關登記備案工作,才能簽訂相關流轉合同,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進行。
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係。為了消除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抵押後失去生存保障的後顧之憂,國家應該提高農村社會保障體係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加快社會保障體係建設。特別是在最低生活保障上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同時還要加強監管,對那些投機取巧、惡意占有低保戶的農戶要下大力氣進行清理。此外,還要加強農村社會保險體係建設,擴大資金籌集渠道,不斷推進農村保障建製建設,加快相關立法進程,從法律角度切實保護農民權益,這樣才能將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
(作者單位:信陽師範學院)
【注釋】
①夏顯力,王樂等:“農地由細碎化走向規模化的製度優化及路徑—基於農地經營權資本化的視角”,《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5期。
②尹雪英,陳利根:“農地股份合作社解散時土地處置問題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9期。
③韋福:“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三個法律問題的思考”,《農村經濟》,2012年第6期。
責編/張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