伢兒們是最渴望屋場有紅白喜事的,因為他們將又有大魚大肉吃,又能撿許多許多的爆竹。每有紅白事,伢兒們便早早地溜出學堂,甚而躲著不去讀書了。他們跳啊,蹦啊,高興得不得了,哪裏人多,便往哪裏鑽,鞭炮響起,就一窩蜂地擁去,手抓腳踩,搶得有滋有味。有時,為搶爆竹,還能發生一些小小的戰鬥。
紅白喜事真正苦惱的是主家,幾十上百人要吃他幾天大魚大肉,購置東西還要花費許多錢財。但在眾人麵前,他卻總是笑哈哈的:辦完了就好,辦完了就好,遲早要辦的嘛。隻有在獨自一人時,才皺著眉頭,想著心事。
端午
雞子一叫,白白的天肚皮,就擱到對門那山嶺上了。山巔幾棵歪樹,長長的長了毛,卻仍是昏昏欲睡。河裏的水,無人擾吵,兀自歡快地跑著。一隻黃狗,蜷在屋簷下,抱頭做著好夢,一會卻耳廓豎起,木門吱呀一聲開了半邊,出來的是一個女子。老狗馬上圍了上去甩動尾巴,女子卻不理會狗子的殷勤,側頭梳理那蓬亂的烏發,眼睛卻看到了天邊那幾顆星子。星子也才醒呢。女子就說,又是一個好天氣呢,這個端陽節,好走親戚。
門前那柄搖井,就咿咿呀呀唱起了早歌,女子提進幾桶好水,讓屋頂飄出一縷青煙,手在圍腰上抹著,正要進屋喚男人,男人卻趿了拖鞋出來了。女子囑咐男人去砍肉。
男人提了一大串東西回來時,女子已逮著竹花老母雞了,男人倒利索,一會便收拾得幹幹淨淨了。站著看了女子忙碌,竟又覺得無聊起來,抬眼看到掛在壁上的鳥銃,心就興奮得重重躍動一下,手自然就撫弄起那烏黑的銃杆,想著這麼早的時辰,肯定能碰上一兩隻野兔,美美的做一盆湯。忽地聽到女子一聲喝罵,今天是端陽呀,畜生也有個節日哩,屋裏魚有肉有雞有,還喂你不飽?男人咧嘴笑。
天空就大亮起來了,整個村子都變得亮堂堂的,紅的是磚牆,黑的是烏瓦。空氣很清新,微風也輕柔,一隻花喜鵲,在門前的樹枝上跳過來,躍過去,嘰嘰喳喳,莫名的興奮不已。
一束很紅的陽光,從窗眼裏鑽進來,射到貪睡的細娃眼上。娃兒醒了,吵叫著要父親帶他去割香艾,挖菖蒲。
香艾蓬蓬地長在坡邊,挺直了腰杆,翠翠的枝葉脈脈地吐著香氣,男人帶了娃兒,用快鐮挑了粗壯的砍下,一會就一捆了,男人嗅著那澀澀的苦香說,有了呢,多了也沒用的。娃兒卻隻顧砍著,說是要給他老師送些。
草蒲就爬在門前小河的石縫裏,葉片碧青碧青,如一鋒長劍。男人用尖鋤將它連根挖起,根部卻藏了一條肥肥的泥鰍,娃兒就叫喊著去捉,泥鰍卻又從指縫間滑出。
香艾插到了門縫裏,菖蒲掛到了香艾上,端陽節的氣氛便愈加濃了。整個村子,都浸沒在一股淡淡的清香裏,老黃狗圍了男人轉,鼻子被香氣刺激得連打噴嚏。
女子在廚房裏忙乎,忽地想到該讓兒子見識見識自己包粽子的技巧了,便粗了嗓門的喚,娃兒跑來,一雙髒手卻在糯米中鼓搗。女子就叫罵,結果包了一隻奇巧的長羊角粽,哄了兒子出去打桃子。桃樹是自家的,就長在屋後,樹不高,長得也醜,子女卻多,累累的掛了一樹,樹椏都駝了背兒。
娃兒瘋瘋地跑回,小手裏捧著幾顆大桃。飯菜早就擺好了,中間一大盆,堆得如小山,卻是粽子、包子、鹽鴨蛋。女子說,吃吧,多吃些。娃兒卻端了男人的酒,喝了一大口,吃著吃著,竟醉了。娃子醒來時,燈光正柔柔地亮著,村外的禾場上,傳來陣陣的鑼鼓聲,是村人在演花鼓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