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間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靜守或貪欲,積善或作惡……一念之差,追悔莫及。
馬謖失街亭,緣於錯位,罪在諸葛。馬謖熟知兵法,“七擒孟獲,收薑維,破羌兵,滅王郎”,獻計獻策,功不可沒。然運籌帷幄非等於能征善戰。遠有趙括紙上談兵之典故,近則劉備“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臨終遺言。孔明悔極,一念之見,悲劇上演,隻好“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一念貪欲,天堂地獄。貪官有權任性,有錢萬能。權錢色交易麻木不仁,以至於穀俊山大難臨頭,還想破財消災。“布衣元帥”徐向前之子徐小岩將軍怒斥貪官:“這些人貪多少個億,有些人說是神經上出了毛病,你說有什麼必要呢?生活上什麼都有了,我們都老了,不就是那麼幾平方嗎?若中飽私囊為了留給下一代,其實是禍害子孫後代。”
莫說子孫福,立馬現世報——坑爹。如李將軍公子“紅星照我去戰鬥”,如基層小吏之子囂張“我爸是李剛”,等等。林則徐說得好:“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誌;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一念之間,或許衝動,或許習慣,但更多是對人生的信仰,對幸福的理解,對道德良知的堅守。
顏回立德,“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文天祥報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徐才厚、周永康之流貪財,出賣靈魂,禍國殃民謂之“國妖”,被釘在曆史恥辱柱上。
“種善得善,種惡得惡”。善也!天地正氣。心存不善,逆天而行,多行不義必自斃,上愧祖宗,下損子孫。
“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習近平總書記說:“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風對一個人品德和素養的形成至關重要。
然劉鐵男教子——“做人要學會走捷徑”;胡長清謂子——“政治是虛的,理想是遠的,權力是硬的,票子是實的,去掉虛的,扔掉遠的,抓住硬的,撈到實的。”既已成了貪官,做了婊子,又何言家風?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學會選擇,堅持選擇。看得透,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穩。堅信“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心無掛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