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在競爭中成長的紅孩子(6)(2 / 3)

可以說,從李澤钜、李澤楷出生到長大成人,李嘉誠他們教的最多的是怎樣做人,怎樣從古代聖賢的著作中吸收做人的營養。李嘉誠認為,作為企業家,每時每刻都在與人打交道,注意人們會怎麼想,會怎麼做,以及做什麼,都是日常工作中的一種必要,李嘉誠說:

“工商管理方麵要學西方的科學管理知識,但在個人為人處世方麵,則要學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不斷修身養性,以謙虛的態度為人處世,以勤勞、忍耐和永恒的意誌作為進取人生的戰略。”

不僅如此,李嘉誠還總結出前人的養身之道來教育李澤钜、李澤鍇怎樣重承諾。李嘉誠這樣告誡他們:

“如果要取得別人的信任,你就必須做到重承諾,在作出每一個承諾之前,必須經過詳細地審查和考慮。一經承諾之後,便要負責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難,也要堅守諾言,貫徹到底。”

李嘉誠在李澤钜和李澤鍇念小學和中學的時候,每晚隻要在家吃晚飯,就會對他們兄弟兩人講及做人的道理,李氏兩兄弟記憶猶新地說:

“由小到大,甚至現在,家父從來沒有教我們怎樣賺錢。不過什麼錢不應該去賺,用什麼方式賺錢是絕對不可以的,家父則時常提醒我們。”

也許是遣傳基因的作用,年輕的李澤钜與李澤鍇在今日商界像他們父親一樣,喜歡從事有創意、有挑戰性的工作,遇到任何困難都顯示出瀟灑自如,迎難而上的從容風采。從他們獨立處理加拿大世界博覽會舊址的龐大的物業發展規劃,以及策劃收購美國哥頓公司“垃圾債券”’等一係列大動作上,不難看出這兩位兄弟所具有的驚人膽識和靈敏的商業頭腦。

李嘉誠在提到自己的兩個兒子時深感自豪地說:

“現在他們都有自己的天地,而且都是很難得的人才,他們已經取得了高等學曆,具備有先進的管理知識,他們今天在社會上做事,並不是靠李嘉誠三個字來闖世界的。即使我不在,憑著他們個人的才幹和膽識,都足以各自獨立生活,並且養家糊口,撐起家業。”

李澤钜和李澤鍇的成功說明:互為依附的順境和逆境是相對的,隻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兩者都可以造就興家立業的棟梁之才。

3亨利·福特——汽車文化的開拓者

“毅力和忍耐是我成功的秘訣之一。我渴望用聰明才智創造人間奇跡,服務社會,有益於國民大眾。當人們稱讚我時,我隻能說我做了一件造福於後人的事,我不想用溢美之詞去頌揚自己……”這是亨利·福特說過的名言。

當今世界沒有見過馬車的人易找,沒有見過汽車的人難尋。但在20世紀初,這句話就得顛倒過來說了。汽車在現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眾所周知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亨利·福特給人類文明的車輪加了一股向前的動力。他的一生創造了很多“世界之最”:汽車產量和銷售量最大,工廠規模最大,生產方式和生產設備最先進,個人財富也數一數二。

福特出身寒門,百折不撓,聰明機智,步步發達,之後便毀譽參半,但他不為盛譽所惑,不為貶損所毀,依然自強不息,漸成大業。

出身於鄉村的企業家

亨利·福特於1863年7月3日降生,此時,福特家已是祖孫三代的美國移民了。

福特家族原本世代是愛爾蘭農民。19世紀中葉,愛爾蘭發生災荒,亨利·福特的祖父約翰·福特帶著亨利的父親威廉等三個孩子,遠涉重洋,來到美洲,在底特律北部一個叫迪波恩的村莊定居下來,拓荒務農。

威廉在農村時幫附近的農場主幹活,農場主歐亨有個獨生女叫瑪麗。一來二去,威廉和瑪麗由相熟到相戀,最後結婚。

這位瑪麗小姐後來便是亨利·福特的母親。

迪波恩是個美麗的北方鄉村。亨利終其一生眷戀的一是母親瑪麗,一是家鄉迪波恩。他的感情很專注、持久,這大概與他性格中執著的成份是統一的。

對大自然的眷戀

亨利兒時的家是棟樸素的二層樓的木房。房子周圍是一片整齊的農田,東邊有幾戶農家,西邊是果園,南邊是一片大森林。春天一到,田邊和森林周圍都開滿了野花,蝴蝶、晴蜓在花枝上飛舞著;麻雀、雲雀等為它們伴唱;鷓鴣發出一種像敲鼓一樣的聲音,抖擻翅膀,飛向濃密的草叢;還有很多兔子、臭鼬、浣熊、狐狸以及水貂等小動物,此外森林裏還住著“狼先生”、“熊先生”……這的確是一派恬靜美麗的田園風光。或許是大自然的萬千氣象賦予了亨利發明的想象力,促成了一代天才的誕生。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她蘊藏著宇宙的真理,熱愛大自然,返璞歸真,這是天才的秉性。亨利一生從事的是工業,愛好的是自然。當他後來開辦的汽車工廠欣欣向榮之時,美國作家約翰·保羅經常撰文批評工業,尤其是汽車工業汙染了環境,使福特公司備受責難。然而亨利卻很理解保羅的思想感情,他由衷地為美國有保羅這樣的環境衛土感到高興,盡管保羅對汽車有偏見,亨利還是很想跟這麼一位熱愛大自然的作家交朋友,為此他送了一輛福特車給保羅,希望保羅能認識他和他的汽車。在同一時期,亨利以他的財力和名望在國會活動,促成一項保護候鳥的法案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