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在競爭中成長的紅孩子(2)(2 / 3)

富有才華的母親

比爾·蓋茨的童年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他有一位有文化、有修養的母親。

當瑪麗·蓋茨生下了她的兒子後,她丈夫已開辦了一個律師事務所,她便放棄了教書的工作,全心全意操持這個家庭。

作為對教書工作的一種替換,瑪麗受到她母親的影響,成了一名社區工作的自願服務人員。她承擔的第一個自願服務工作是為西雅圖曆史和發展博物館作講解員,工作的內容包括到各所地方學校為學生們講解本地區的文化和曆史。

當時,蓋茨隻有三四歲,由於家中沒有請保姆,所以母親外出總是把蓋茨帶在身邊,當她在學校裏向學生們講解西雅圖的曆史和博物館的情況時,蓋茨隻是坐在全班最前麵的桌子旁邊,盡管蓋茨是一個好動的孩子,但在教室裏他表現得比其他學生還要專注。當他母親講解時,小蓋茨死死盯住他母親,真可謂聚精會神,目不轉睛,看樣子,他真的還聽進去了呢,儼然像一個天才的小學童。對此,瑪麗·蓋茨喜在心頭,對小蓋茨的表現倍加讚賞。

小小少年立大誌

8歲以後,蓋茨就非常愛整潔了,和以前不一樣,他對他喜歡的事情都做得有條有理。

蓋茨從小就與眾不同,他有他的抱負和誌向。他曾經對愛德蒙德說:“與其做一株綠洲中的小草,還不如作一棵禿丘後的橡樹。因為小草千篇一律,毫無個性,而橡樹高大挺拔,昂首天穹。”他很早就意識到,人的生命來之不易,要珍惜這一來自上帝的偉大饋贈。他在一篇日記中寫道:“人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約,對於一個人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信守由人類的理智所提出的那種致同的諾言……”

他在另外的地方又寫道:“也許,人的生命是一場正在焚燒的‘火災’,一個人所能去做、也必須去做的,就是竭盡全力要在這場‘火災’中去搶救點什麼東西出來。”由此可見,蓋茨當時所達到的境界和覺悟已遠遠高出了他的同齡人。

即使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蓋茨就具有一種執著的性格和想成為人中豪傑的強烈欲望。愛德蒙德說:“學校的任何功課和老師布置的作業,不管是演奏樂器,還是寫作文,他都會傾其全力花上所有的時間來完成。”

他的進取精神在整個年級是鼎鼎有名的,幾乎沒有一個同學能比得過他。有一次,老師給他所在的四年級學生布置了一道作業,要學生寫一篇四、五頁長的關於人體特殊作用的作文,結果,蓋茨洋洋灑灑一口氣寫出了30多頁。又有一次,老師叫全班同學寫一篇不超過20頁的短故事,使大家感到吃驚的是,他寫出的故事竟有100頁之長。

驚人的毅力

天賦極高的孩子有時在社會生活方麵會表現得極其無能,這主要應歸因於他們童年時代受限製的人際交流和經驗。比爾和瑪麗·蓋茨發誓決不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他們的兒子身上。他們盡可能地給蓋茨鼓勵和機會,讓他增長見識,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當他逐漸長大時,父母鼓勵他參加少年童子軍第186分隊的野營活動。他父親當孩子時,也是密西西比童子軍的一名成員,他懂得童子軍活動和同伴間的友誼會對蓋茨產生良好的影響。

在一次夏季的50英裏徒步行軍中,年輕的比爾·蓋茨表現出了驚人的韌性和耐力,這種表現能夠對他以後的生活作出很好的說明。在這次為期一周的長途行軍中,蓋茨穿了一雙嶄新的簡靴,這雙靴子顯然不適合用作一天8英裏的徒步行軍。當第一天結束時,他的腳後跟擦破了皮,並且腳趾上磨出了許多水泡。第二天下來,他的腳跟紅腫得非常厲害,並開裂直流鮮血。參加行軍的成年人中,有一位是醫生,他給了蓋茨一些止痛藥片。第三天,他繼續上路,跋山涉水,直到下午4點,他到達了設在中途的檢查站,那些具有特殊情況的隊員可以在這兒獲準脫離隊伍。到這個檢查站後,他不能再繼續往前走了,人們不得不通知他在西雅圖的母親前來說服他回去。

初涉電腦領域

才12歲,比爾·蓋茨就有了坐在電腦終端機前的首次經驗。他就讀的學校有部打字機型的終端機,經數據機及電腦機和一台在西雅圖商業區的PDP-10型迷你電腦連線。學校這項設施,對比爾·蓋茨未來走的路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湖濱中學是美國第一個讓學生有機會自由接觸電腦的學校。剛開始,電腦室自由開放,任何時間都可自由使用。不久就有了成果,都是同樣的一群學生,每天扭開門把,就為了坐到打字機型的終端機前,以便和PDP-10的臍帶連接。比爾·蓋茨每天都準時到電腦室報到。他在那裏度過每一段空閑的時間,並認識了大他兩屆的保羅·艾倫。這兩名年輕人如饑似渴地吸收任何找得到的電腦信息。不久,這些學生的電腦知識就比老師還多,而這部機器再無安靜的時刻。

學會BASIC語言後,比爾在八年級時製作了兩個軟件,後來看了拿破侖的軍事策略後,他設計了一種遊戲程序,目標是主宰世界。

在電腦室裏,比爾和艾倫越來越新近,雖然相差兩三個年級,可是他們還是成了好朋友。他們一直想測定電腦的極限,並很早就有了一同努力的成果結晶——他們決定以電腦知識獲取利潤。為了這個目標,比爾·蓋茨、理查·魏蘭、肯特·伊萬斯和保羅·艾倫共組了一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