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部長頓時覺得自己失態了,當了那麼多人的麵,她也不好說什麼,就開始燒紙鞠躬,但杜怡奇明白,其實,她心裏是不甘心的。
燒完紙,她又跑到杜怡奇的跟前。
“難道你不打點禮錢?”
李副部長又跑去打了一百元的禮金。然後再沒跑到杜怡奇的身邊來,因為宣傳部長一直緊緊地跟著杜怡奇談工作,但是,李副部長一直也沒有離開,她一直在不遠的地方跟著杜怡奇,從靈堂出來,到街上、到安息園。
坦率地說,李副部長的工作能力是有的,相比之下,她不差,算正科級幹部裏麵厲害的主兒。縣裏的領導幹部雖然天天喊著培養人才,重用人才,然而可用的人才並不多,就算是科級幹部裏麵也有太多什麼事兒也幹不成的人。
李副部長起碼協調能力有、文字功底強,如果她盯住的事兒,也會辦得很漂亮,處理得很好。
可是杜怡奇認識她十幾年了,就算上她什麼都好,就一條私欲過重,就不能重用她,如果真讓她當了組織部長,唉!全縣的幹部都跟她學成一樣的陽奉陰違、全縣都成為那樣按級排輩,比我高的都是爺,比我差的都是孫子。那還行呀?
坦率地說,如果十幾年前,杜怡奇跟李副部長之間,沒有告局長那一樁事兒在,她這次推薦副處,杜怡奇肯定給她辦了。
自到邊城縣當副書記以來,李副部長對杜怡奇所有的表現都堪稱優秀,就算是到杜怡奇辦公室裏偶爾跟他開個葷玩笑,那也有情可原,甚至心裏也癢癢過。杜怡奇是凡人,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
可是,杜怡奇每一想到她當年的那句:“別拿雞蛋跟石頭碰”,杜怡奇就氣不打一處來。
領導幹部就是石頭,普通工作人員就是雞蛋,就得天生逆來順受,不能說半個不字。
杜怡奇雖然知道,也許她的這些所做正是“官德”,當官嗎,當然要維護自己階層的利益了。
可是,杜怡奇總是想起當年她那張可惡的臉上的表情,那是對普通百姓的冷漠,杜怡奇來當副書記以後,她的態度能順間轉變得那麼大。一直持續的那麼久,就讓杜怡奇越發覺得她深深埋藏了無比的怨恨,因此絕不給她暴發的機會。
她要怨就怨她自己吧。
薑維的事跡慢慢浮出了水麵。
他完全具備一個英雄模範的一切素質,縣裏準備大力宣傳他。
杜怡奇批示:請宣傳部、組織部、團委一起發起向薑維學習的活動,並且組織了大型的事跡報告會。
邊城縣人民廣場舉行的萬人大型現場直播“邊城追尋薑維”活動,引起了全社會的強烈反響。一個雷鋒式的好青年,感動了一個城市;一個至純至美的心靈,感動了一方藍天厚土。在隨後的半年裏,州各大新聞媒體也對薑維事跡先後進行了幾十次專題報道,由於組織的介入,向薑煒同誌學習的熱潮迅速在全縣、全州、全省掀起。
薑維在生前籍籍無名,死後的一個月卻聲名大振。
杜怡奇都無法想像,在另一個世界裏薑維做何感想。
杜怡奇故意讓李副部長參加組織這樣的事跡報告會當然也是別有用心的,杜怡奇想借宣傳典型、英模的機會,讓李副部長接受點教育,矯正矯正她的心靈。
報告會杜怡奇參加了,作為普通聽眾杜怡奇座在觀眾席裏傾聽,而李副部長作為報告會的組織者跟宣傳部長一起坐在台上,他們是報告團團長、副團長,他們在報告會裏要發言、要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