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咖會演可不一定會說(1)(2 / 2)

即使有的劇組采用相對安靜的棚拍,最終的收音效果也不甚理想。另據迪士尼國際配音公司中國區總監張雲明透露,“拍戲過程中,如果兩個演員台詞音量不平衡,一個聲大,一個聲小,收到的聲音也很可能用不了。”

劇組趕工省預算,配音比同期聲快多了

另外,劇組預算也是是否啟用配音的一大考慮。據了解,一般後期配音周期較快,一天就能完成兩、三集,比同期收聲效率高出不少。所以一部戲用配音還是同期聲,早在籌備之初就要確定。

張雲明說:“有的劇組製作經費很低,連保安都請不了那麼多,現場秩序不提,錄音設備也不是很好。你要現場收音,不可能有那麼多話筒,比如我今天打算拍一百個鏡頭,你還要保證錄音質量,恐怕進度就嚴重受損。所以幹脆趕快拍,拍完之後再後期配音,這樣成本就完全能承受得住。”

明星缺檔期,有的會演不會配

配音是個體力活,且特別費嗓,加上明星一般沒檔期,劇組之間連軸轉等原因,也使得國產作品大麵積使用配音演員。《甄嬛傳》製作後期,孫儷正處孕期,劇情太虐心怕影響胎氣,便選擇了和自己聲音較像的季冠霖來配音。業內人士還認為,與其為協調演員檔期焦頭爛額,不如直接請配音演員來得方便,有些大牌加一天的價,可能就抵得上請配音了。

配音界還有這樣一句話,“配音都能演好戲,但演員未必能配好音。”曾參與《傾世皇妃》、《精忠嶽飛》等劇的配音演員孟宇就認為:“有些演員戲很好,演的時候有那個氣氛,但讓他進棚去配音,卻配不出。我指導過不少演員替自己配音,他們經常如此。”

特別當劇情有特殊需要,比如跌落穀底的戲碼,演員虛擬出的喊聲即使後期用電腦特效加工也並不逼真,專業的配音演員對聲音情緒的把控度更有經驗,感染力自然也更強。

演員難過語言關,太啞太軟都不行

演員台詞功底不過關或普通話不標準,加上劇組要趕拍攝進度,導演不願意在演員台詞方麵細細打磨,隻追求畫麵合格。近些年越來越多的港台、日韓演員來內地拍戲,因為普通話問題,隻得使用配音。

《回家的誘惑》中男主角遲帥則因說話帶東北腔,和製作人想象中“偶像”的感覺頗有偏差,便選擇了配音。《甄嬛傳》中“祺貴人”的配音閻萌萌說:“有的演員長得漂亮,表情看起來很舒服,可台詞太差了,表現力不夠,隻能靠配音演員來補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