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在情緒很放鬆、精神很愉悅的情況下,經脈就會通暢,精血自然合凝,懷孕這件事也就水到渠成。反之,越是常年不懷孕的人,越容易緊張,緊張使得人整個的氣機焦慮,造成經脈淤滯,陰陽無法通暢地交合,懷孕也就變得更加困難。有個故事,《蝸居》一書的作者六六,曾出過一本寫自己孩子的書——《偶得日記》,裏麵說起過自己懷孕的事情。兩口子一開始總懷不上孩子,於是向各方“神聖”請教了無數方法,甚至包括做完愛後拿大頂,以防精子跑掉。但不管怎麼拿大頂,照樣懷不上。到後來,六六兩口子徹底絕望了,也懶得再想這件事,精神上徹底放鬆了,結果孩子就簡簡單單地來了,懷孕了。欣喜感歎之餘,給孩子取名“偶得”,意思是偶然得之,是在她根本沒想要的時候老天送來的。這個故事很值得想要孩子的人思考。
男女動情,子孫繁茂
男子動情有三個表現:一是“陽道昂奮”,生殖器會勃起,這是肝氣所至,因為肝主筋,生殖器是男性最大的筋;二是“壯大而熱”,變熱是心氣所至;三是“堅勁而久”,能持久是腎氣所至。
男子可以用這三個指標來對照一下自己:如果不昂奮,生殖器總是偏軟,就是肝氣不足;如果生殖器不熱,就是沒有動心;如果熱而不久就是腎衰。
所以,要想懷孕的話,男子的養生重在清心寡欲,養護好肝、心、腎這三個髒器。肝氣盛大,精子才有力;心氣強盛,精子不會冷;腎氣強健,精子的量才會多。這是懷孕的關鍵。
女子動情有五個表現:嬌吟低語心也,合目不開肝也,咽幹氣喘肺也,其身自動脾也,瓊液浸潤腎也。簡單說,就是心肝脾肺腎全要有所行動。
男女動情,才可以彼此神交。有的夫婦在一起生活了很久,卻很難神交,因為他們的情感總是不能協調一致。中國自古就強調夫妻要恩愛,但在現實生活中,男女的契合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原因還在於男女性情的差異。
傳統文化認為,男人為陽,代表生生不息,在行為方式上就應該主動;女人為陰,女子的德行就是厚德載物,能夠寬容忍耐,在行為方式上屬於被動的一方。陰陽合抱,才是完美的圓。
在性愛過程中,求愛的是動物,被愛的是植物,性愛結束後,離開的當然是動物。女人內心存留的是被珍愛的甜蜜,男人則用性來證明歸屬。男人的生理特點使他可以在生活中把性、愛和婚姻分開,所以過去有人說,男人一般會需要三個女人:妻子要貞潔,以確保子女血統的純淨;情人滿足男子對性的需求;小妾則可以照顧男子的生活。女人則把這三樣攪在一起,把性、愛、婚姻看做序列,不愛的人一般不會發生性行為,即便是被激情熾熱的男子所誘惑,她也在心裏暗示自己:對方愛自己,對方需要自己,想跟自己白頭偕老。
因此說,凡是陽性的東西都主動,凡是陰性的都主靜。男女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男人一般都在說事,很少坐在一起談情,所以男人自然要比女人想得長遠一些。男人說事是有邏輯性的,這一步,下一步,再下一步,這事該怎麼辦,等等。而女人呢,是在談情。情是什麼,情就是眼前的事,不長遠的事。女人最想要保護的是她的孩子,為了孩子女人可以隻顧眼前利益,所以過去有一句話,“頭發長見識短”,就是這個意思。因為女人不管別的,她隻要現在讓她的孩子活下去就可以。從這點來說,其實女人是有大無畏犧牲精神的,不是為她自己,是為她的孩子。
因此,如果女子不察丈夫之意,男子不曉婦人之性,彼此之間互不理解,就無法通達人倫之道和生育繼嗣之理。
所謂“察丈夫之意”,就是要知道男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家庭對男人的意義,他視家庭為心靈的港灣,在這裏他有尊嚴、有愛、有脆弱,渴望被婦人仰慕,並且這個女人可以不斷地示弱來激發他的男子氣概……男子也要通曉婦人之性,女人渴望愛,渴望被關注,渴望體貼……夫妻和睦了家庭就會和和美美。就像古人說的:“夫妻恩愛契合則生恭敬,恭敬則富貴長命,而子孫蕃育。”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彼此對生活心存感恩,情感交流順暢,家庭內部阻力減到最低,自然富貴長命,子孫繁茂。
同時婚姻中的男女還要明白,婚姻會消伐人的激情,會使人倦怠。這就更需要人的耐心和智慧來為婚姻保鮮。
生男生女,誰主沉浮?
生男生女這件事,自古就有說法。
古人說:“陰血先至,陽精後衝,血開裹精,精入為骨,而男形成矣。陽精先入,陰血後參,精開裹血,血入居本,而女形成矣。”陰血先至,是指女子的性高潮在前,男子的性高潮在後,這就叫“血開裹精”,生男孩兒的概率就高,一般說來,女人元氣足,則性高潮快;元氣不足,精少,則性高潮慢、或無。如果男子先興奮,而女子的反應特別慢,陽氣不充足,那麼男子先達到性高潮,女子的性高潮在後,精散後會裹住血,因為女子是以血為主的,血在裏麵自然生女孩兒的概率就高。也就是說,古人認為生男生女這件事情,跟夫妻的元氣及情緒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