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的工作看上去是最不自由的,但卻可以帶來無盡的財富,羊群的增加是永遠不斷的,他們使用的牧場界地可以向四周隨意延伸。起初從事這三種職業的人都互相蔑視,彼此懷疑。因為市民討厭牧羊人,他總與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獵人走進大山從此消失在我們的眼簾,等再次出現的時候就已是強盜土匪了。第一代祖先應該是放羊出生的,在廣漠無垠的沙漠和牧場上的生活方式使他們的思維開闊,思想得以自由馳騁。他們仰望蒼穹,看見夜晚繁星點點,一種敬畏之情、依靠之心油然而生,他們不僅僅想成為機敏活躍、足智多謀的獵人,也不僅僅是小心謹慎、深居簡出、無憂無慮的莊稼漢,他更想擁有堅定不移的信仰,造物主就在他身邊,並且隨時支持、指引和拯救他們。“在我們深入曆史之前,還應考慮一個問題,不管人類的第一代祖先給予我們的宗教看上去多麼令人愉快、使人振奮,但人類的發展進程有升就有降,因此同樣也伴隨著殘忍和粗暴。仇恨隻有通過落敗敵人的鮮血和死亡來償還,這也是自然正常的,我們早有想到和平是建立在一排排死屍的基礎上,人們隻有通過對動物的殺戮才能實現合理,這也是自然的後果。而且人類經常通過祭祀造物主的方式才能得以安撫,獲得勝利,因為他們認為造物主可以袒護一方,或成為反對者或成為支持者。”
接下來是一段非常有趣的研究,是有關探討祭祀方麵的話題。這裏主要介紹的是亞伯拉罕所需做出的最後犧牲的故事,也是對他信仰的最終測試。“亞伯拉罕盲目輕率地並毫無畏懼地接受了命令,但對造物主來說,心願就已足夠。現在亞伯拉罕的磨難已經結束,因為再也無法超越了。此時薩拉已過世了,亞伯拉罕有機會、也有權利掌管卡南的土地了。他必須有一個貯垛,這也是他第一次環視這塊土地。他也許老早就該發現有兩個洞穴可以通往瑪米的樹叢。他把與此毗連的土地一道買來,根據摩西律法,他發現他所擁有的財富對他是何等的重要。意義不僅如此,他甚至想象,他、他的兒子、孫子都在此繁衍生息。整個土地的所有權以及定居在此的子孫後代日益增長的興趣癖好都將以最獨特的方式加以建構。“此時家庭生活雖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亞伯拉罕仍把自己與當地的居民隔離開來,即使伊什梅爾,埃及女人的兒子,已與當地人的一個女兒結了婚,而艾薩克也必須找一個與之門當戶對的同類。“亞伯拉罕把他的仆人送到了梅塞普太明,而讓他的家人滯後。聰明的埃利埃則率先抵達,但沒有被認出,為了讓他的家人有權以他為豪,他在井邊測試了一個姑娘的樂於助人程度。他向她要水喝,而麗貝卡還主動給他的駱駝喂水。他送給她一個禮物,她沒有拒絕。於是他把她帶到主人的房子,她便與艾薩克定了婚。下麵就是長久期待的子孫的到來。
麗貝卡在經受幾年的磨難以後才得以享受天國之福。同樣仍是由於兩次婚姻中所造就的兩位母親的意見不一,兩個孩子性格截然相反,也各自向著自己的母親。他們都是天明時來到人世,年長的貪婪強壯,年幼的則纖弱聰明,前者是父親的掌中寶,後者是母親的心頭肉。有關優先權的鬥爭,從出生一刻就已開始一直延續。埃斯非常冷靜鎮定並滿不在乎,因為上天注定要保證他的長子特權,但雅各布無法忘記是他的兄弟強迫他回來,他想與兄長對換從而獲得長子特權,所以他時刻注意著爭取機會以獲得渴望已久的好處,最終提前獲得了父親的垂愛。埃斯,氣憤難當,發誓要殺了他的兄弟。雅各布隻得逃走,在他祖先遺留下來的土地上碰碰運氣。“如此高貴顯赫的家庭現在第一次顯露其特性,這裏無需詳述——通過一絲狡黠、一點計謀來贏取被自然和環境拋棄的優勢。《聖經》,不管怎樣也不會讓獲得造物主青睞的第一代祖先成為美德的典範,這一點經常引起評說爭論。他們也是人,性格迥異,有很多缺點毛病。但這些備受造物主眷顧的人們都有一個不可或缺的特殊品質——那就是不可動搖的信仰,堅信造物主能聆聽和關懷他們以及他們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