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天才的土壤(4)(3 / 3)

學會繪畫和音樂

孩子們對戲劇的興趣仍在繼續。後來上演了許多半曆史、半神話的篇章,逐漸“這個男孩”感覺他自己也能寫出這樣的劇本。他確實這樣做了,寫出了原稿,並給他的朋友德裏斯過目。他全神貫注地通讀了一遍,作為對謙虛問題的回答。

他確信這個劇本能夠上演不是沒有可能,但首先他必須和作者一起對它進行仔細地加工潤色。“我的朋友就其他方麵而論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但長久以來一直渴望成為大師,看上去這次機會終於來臨。他仔細地閱讀著劇本,並坐下來和我一道改正小錯誤,在表演的過程中改動了一些章節,一絲不苟,不留任何瑕疵。他圈圈畫畫,增增減減,刪除這個角色,添增另一個人物,事實上,他從事的乃是世界上最令人激動的事業,以至於我的頭發自始至終都是豎著的。他甚至不願讓我一人貫以作者之名,確實他經常告訴我亞裏斯多德的三一律,法國戲劇的規律,詩節和諧的可能性等等,所以必須承認他是我作品的奠基人。他辱罵英國人,鄙視德國人,實際上他為我展現了戲劇的整個特征,現在我還能不時地回想起來。”這個可憐的孩子零零碎碎地取回了他的作品,但卻無法把他們重新合在一起。

他又寫了一份與原稿一模一樣的比較完整的副本給他的父親看,這次他終於收獲不小,他的父親再也不會因為他出入劇院而滿腹牢騷。朋友的意見相左使他陷入沉思。他下決心再也不寫一些理論上他無法理解的作品,讓他身敗名裂,所以他通讀了康奈爾所有有關三一律的作品,他讀到對熙德的批評與反批評時極為困惑,並發現甚至康奈爾和拉克林也不得不起來捍衛自己,抵擋批評家對他們的攻擊。他潛心研究,力求能夠理解他們的內涵,就如他發現語法規則一樣,他對著名的三一律定理也是反感、憎惡。再一次,他要自己製定規律,他已經好多年沒有自己重新考慮決定了。這段時間索恩伯爵被調到另一處駐軍了。莫裏茨大臣住進了歌德家,這些都成為歌德的甕中之鱉,可以作為寫作的有用素材。大臣有個兄弟,是個使節,他對數學的鍾愛簡直可以視為他的癖好,他經常在學習上幫助小歌德,他認為每天一個小時的繪畫對小歌德會有所幫助。對於這名繪畫教師,他說:“這個善良的人隻能說是半個藝術家,我們畫出一些線,將他們拚湊一起,再畫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最終一張臉就生成了,但總是缺少一種自然或藝術的靈光。一段時間我們為勾畫實物人體輪廓而愁眉不展,最後我們實在無計可施,隻好去臨摹雷?布龍所謂的‘耶穌受難畫’。但這些畫並不吸引我們,我們就去觀察陸上景色,觀察一切,以及在無目標、無方法的因循守舊的教學係統中屢屢提到的一切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