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在家庭中培養審美能力(3)(1 / 2)

但是年輕人會擁有自己的觀點,擁有和堅持一個觀念的權利是年輕人立身的要素之一。在這件事上少數父母是不公平的。思考麵臨的事情並形成結論不僅僅是年輕人的權利,也是他們的責任,如果父母認為自己有權代替他們的孩子思考,以及把他們對文學藝術、行為舉止、道德倫理的觀點原封不動地傳遞給孩子,那麼這種假設是令年輕人極度厭煩的,倔強的人公開抵抗,脾氣好的人避免爭吵,而走自己的路。但是,有種說法認為年輕人不可能形成正確的觀念,他們既沒有知識也沒有可以指導他們的經驗。確實如此,而且年輕人也知道這個,因而為了那些能幫助他們調整生活觀念的東西,他們吊在了長輩們的嘴皮子上。父母的機會就在這裏:年輕人不會采用定製好的觀點,因此壓下你的觀點,把事實最清楚最完整地擺在他麵前,讓他們自己得出結論。你越保留你自己的觀念,他們越是渴望知道它們。對於他們來說,人被鮮明地分成好壞兩類,行為則是邪惡或者高尚的,事件的發生要麼是走運,要麼就是倒黴。他們還沒有達到“歲月帶來哲學思想”的境界,他們傾向於尖銳,而沒有中庸的觀念。

現在,當一個男孩或女孩感到有必要對世界上每一個問題都持有觀點的時候,這個年齡階段是一個危險的階段——一個轉折點,要麼更好、要麼更壞。他們會在某些地方找到能夠形成他們自己的觀念的心腹朋友。許多媽媽當她的子女受到某某人的影響,而且變得愚蠢或不道德時會插手。在年輕人粗糙的頭腦中培養判斷力是加在父母身上最精細的活兒。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他不可以專製,不可以漫不經心;他不可以說教,年輕人無法忍受布道;他應該是民主的、溫和的、公正的、傾向於采取寬大和善的主意,更多表揚而不是批評,但是在原則問題上絕不妥協,很快處理汙點,容易原諒人,但是絕不姑息,而且,與此同時,對表現出惡習的人也心甘情願地承認他的優點。最後一點是重要的:年輕人有著他們清楚的劃分界線,當他們發現他們自己與某個人在同一個團夥裏,那個人並不像所描述的那樣壞,接下來,他們會毫不猶豫地下結論說他是一個好小夥,而關於他的那些壞事的說法純粹是毀謗。這是年輕人形成半毀滅性的夥伴關係的自然曆史過程。如果相反,他們持這樣的觀點出現,——“某某女孩是一個要求進步的女孩,她確實很誠實,脾氣也很好,但是她的無拘無束的性格使她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夥伴。”——事態被扭轉過來了,這個女孩已經得到了公平的對待,對於她的友誼也不會有更進一步的其他想法了。

如果承認把關於人類、行為,書以及事件等正確觀念的基礎教給他們的孩子是父母的責任,那麼他們要在什麼時候獲取機會以實行這種培養呢?不管是與他們的孩子進行談話,或是他們出現在孩子麵前的時候都可以,尤其是在桌旁的時候——其他的機會要看運氣,而這個卻是可以信賴的。我有次花了一個晚上與一個睿智淵博的人做伴,而且有許多愉快的談話,直到他不幸地說道:“我草草記錄下了某些要點作為這次談話的主題。”這句話搞糟了這次談話。但是,確實,對於父母來說,為他們的孩子親自安排談話,以及日積月累地從日常的樂趣中儲存一些主題是非常值得的,隻是他們一定不要揭開“記錄”的事。如果父母帶著毫無準備的頭腦走上餐桌,年輕人要麼保持沉默,要麼掌握了談話的主動權,在這種情況下,談話要麼成為學校和操場的“賣場”,或者就是年齡大一點的人的“誰和誰跳舞了,以及誰好像要結婚了”之類話題的“賣場”。這是一個讓年輕人對今日世界增加見識的機會——誰作了一次有分量的講演;誰寫好了一本書,它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有什麼戰爭以及關於戰爭的傳言;誰完成了一幅好畫,以及他的風格的特征是什麼。

《時代》新聞報以及報章中好的一周或一月回顧會為那一周每天的談話增添材料。打開了話匣子的父親不必擔心他要苦苦支撐一次獨白,確實,他最好避免乏味的講話,而且再沒有事情比孩子們針鋒相對的熱切場景更讓人高興。他們想知道每一件事的內容和形式,為了能夠說明關鍵的一些事而搜腸刮肚,而且不可避免地把所討論的有待調查的事物置於極端——它是“對的”或是“錯的”,“好的”或是“壞的”,而此時父母們則展示他們引導孩子形成正確觀念的技巧,而不是對他們發號施令。在學校工作和家庭閱讀兩方麵,男孩們和女孩們都在與過去交戰,任何使他們與時代同步的努力對於他們都是令人滿足的,而且這種努力也會給他們的學習帶來生動的影響。

審美培養

在冒昧地討論美感培養的手段時,我覺得要闡明品位的規則就像為良心勾勒準則是同一類事情,那就是,嚐試為其他人做每個人應該自己做的事情。在我們的地毯上有花紋可能是不合適的,而這樣的花紋在窗簾上可能就是合適的,但是如果這樣,對美的感知就應該是在文化陶冶下成長的結果。如果流行對我們說,我們要用蘆葦和孔雀的羽毛來裝飾房間,在裝飾藝術品中我們要運用幾何形狀,而不是傳統處理中的自然形狀,我們要喜歡灰綠色和棕橙色,——不論根據這些流行理念所裝飾的房間或人的效果是多麼好,它們都是缺乏品位的。因為品位是十足的精華,是個性最精確的表達,這種有品位的是人在可愛的和相宜的東西中長大的,而且他們的品位在辨別的習慣中得到鍛煉。這裏我們有一個建議,關於為了培養年輕人的美感什麼可以做和什麼不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