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孩子性格(2)(3 / 3)

培養孩子自我奉獻的精神

迪安插嘴說:“我,對於我而言,必須真心地感謝布倫頓醫生,因為他的演講使人浮想聯翩。不,不要看起來像‘被批評了’的樣子,醫生,那是一個有分量和有價值的演講,但是卻又有值得欽佩的簡潔。談到‘教士’,我應該說一下我對於這場教育改革有多麼的感激。一個世紀前,人們認為我們的基督教會有衰微的跡象,今天,她很快走到了發展的最前列。這是為什麼呢?僅僅是因為她緊跟與教育思想同步前進的時代在發展。她,和你們中的其他人一樣,發覺到世界上有一件偉大的事情要做——撫養年輕人超過他們之前的一代,單一的有價值的遺產現在不得不放棄——現在要頌揚民族精神。因此,她已按今晚布倫頓醫生所說的兩條教育理念,勤勉地工作了——‘習慣比天性重要十倍’。還有,當它充分地滋養和練習時,精神必定是充實的,反之當它被允許懶散和未得到支持時,就是腐朽的。因此,首先,每一個教會神職人員被告知,要對他所轄教區的年輕人行使牧師職責——包括各個階層的。成長的心靈不會在毫無用處的外殼中茁壯成長——因此,真理必須在剝去過去無用的外殼時才會出現,而用目前生活的思想包裹。必須教導年輕的心靈成長,給予祈禱和讚揚的精神練習,給予侍奉的身體練習。由於沒有人能夠教授牧師不知道的知識,所以對年輕人行使牧師職責的人必須合格,並且在這些領域是活躍的。由於這些事實的原因,我們的牧師被訓練為對待年輕人要有熾熱的精神,對於他們而言,自我奉獻是一條法則,在必需的精神境界中勞作。對於其中的一些進展,我認為,我們感激於教育工作者的勞動,我們因此愉快地全力支持他們。”“這聽起來令人感到滿足,我們始終都可察覺到牧師的熱誠和幫助,他經常奉獻大量精力給我們。而我們正在無時無刻地在為他們提供服務——這的確是新聞。我可以效仿迪安先生,專業地說一句嗎?我們醫生已經在我們播種的地方收獲了——並且是豐收。

在過去的時代,幾個家庭共同擁有一個‘他們的醫生’,他偶爾被叫來與已惡化的疾病做鬥爭。但現在,人們開始認為弱小的生命力、衰弱的體質、甚至有機體疾病——遺傳的或是其他原因造成的,通常是有缺陷的教育,或者是不良撫育的結果——所有這些如果有更好的教育就不會產生了。結果如何呢?呃,因為疾病和健康,像丈夫和妻子一樣,醫生被留在家,他是整年的醫學顧問,甚至是一生的。這個職業興盛起來,不是因為疾病,而是因為健康。醫生不經事先的通知去拜訪他的服務對象,發現一個女孩緊握著一本書,另一個單腳直立,他看到這個孩子因興奮而漲紅的臉蛋和明亮的眼睛,她已顯出困意——這樣的情景體現在城裏小家庭中出生、長大、擁有柔弱的臂彎和敏銳的才智的孩子身上,體現在愚笨的農民孩子身上——富裕和貧窮依次在他麵前展現。他不是等待疾病的產生,而是防治疾病。雖然他發現沒有長生不老藥,也沒有避免死亡的方法——這一點,他敢於向他的服務對象言明,但他們生命可以盡可能的長,他們將會活著,眼睛不會漸漸變得暗淡無光,正常的精力也不會衰弱。所有這一切,因為他知道身體也必須擁有它的教育、周到的規劃,還有骨骼和肌肉以及重要機體與你養成的習慣,在教育、規劃中一起成長。”隨著希利亞德先生的發言,我們度過了最後的幾分鍾,這也非常充分展現了學校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以及在改革的年代中我們已經取得的一些進步,什麼時候了——“11點了,女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