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孩子性格(2)(2 / 3)

所熟知,對於相反的觀點,他們不可能求證,甚至即使展示一個公平的事例也是不可能的。這些科學家發覺他們正在開掘方法、目標、流行的特定教育觀念。他們指明新的發展思路,建構新的準則。但是他們的發現將像小麥粒一樣——首先他們必須落入田地中,接著就是消亡。但當教育工作者們意識到已經做過的事情時,好幾年已經過去了。最終,他們明白了重組一門教育科學現在是可能的,提出最接近的、而不是精確的事實用以製定有明確目的的法則。不負責任的撫養日子是屈指可數的。基礎,生理的基礎被發現了。構成所有教育可能性基礎的原則也被他們發現,正如今天被我們發現一樣。他們被告知人的骨骼、大腦和肌肉,會發育長成,發揮它早已注定好的用處。一百年裏,在原理方麵我們沒有取得更多的進展,但是我們已經將原理應用到很多方麵。的確,要想超出聽起來非常簡單的原理所涉及的基礎幾乎不可能的,那就是說,高估教育的可能性幾乎不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首先掌控孩子的人可以用任何手段來對待他。毫無疑問,那些已經覺悟要為挽救同類而盡責的人,宣傳成了他們的直接責任,並且他們致力於將各個層麵的理念呈現給各個階層的父母:習慣的養成是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我們的主人的事件是這些後果中的一個,家長俱樂部如星星之火般四處擴散開來,每個人都準備參加,因為人們開始感受到不負責任的方法所導致的惡劣的不確定性。那是怎麼回事呢?他們問道,用同一種方法養育兩個男孩,一個變成了流氓,另一個成了為家庭增光的人。現在,教育正如我們所理解的,完全是個別化的,不是針對孩子們,而是針對單個孩子。

在一個確定的時期內,如一個月或六個月,改掉有缺陷的習慣,學會觀察言辭,形成所需要的習慣,那麼父母親輕鬆的工作就足以使孩子們保持已經形成的習慣。”“現在請暫停一分鍾,醫生,請暫停一分鍾!我恐怕我將要失去我輕鬆獲得的榮譽。你是一流的學者,應當知道習慣學說為羅馬人和希臘人所熟知。還有,我們自己的一位詩人,一位18世紀的人——不就是德萊頓嗎——非常好地表達了很久以前英格蘭人關於這個主題的感受:孩子們,就像柔軟的柳條,彎曲著,由於他們一開始就接受塑造,一直成長;因為我們年輕時學習的東西,僅僅這些東西在老年的時候我們接受另一次的自然教化。”

“大多數人是幸福的,但你沒有看到,奧爾德卡斯爾博士,我被允許可以開始演講,人們總是有一個觀念,認為他們必須撫養他們的孩子,讓他們在好的習慣中成長,並改掉壞的習慣。但是現在,他們擁有的不僅僅是一個觀念,他們有科學的支持。接著,用突擊的努力使孩子快速地係好鞋帶,而不是遊手好閑地度過他整個童年時光。他們一勞永逸地照顧孩子,直到習慣根深蒂固地融入到孩子的性格中。喏,難道你沒有看到嗎?這是一種完全不同於散漫的方式,在散漫的方式中,孩子可以整天不斷地改變習慣,從沒有養成固定的習慣。”“我承認存在區別,這也與我在參加我們的活動時所注意到的小孩子們是一致的。你的意思是他們的母親的確花一到六個月的時間來使他們養成一種習慣——這一來有了現在的服從、現在的誠實、現在的專注、等等——那就是我聽到的在稱男孩們時,用“性格”一詞,而不僅僅是用“癖性”的原因嗎?”“是的,那是我表達的意思,我們已經循著這些想法發展了整整一個世紀了。另一方麵,教育也有了發展,但是此時,我僅用類比的方法來引導我們仍不確定。

我們是單純的還是複雜的生命,我們中的每一個人是與一個生命有密切聯係還是好幾個,迄今為止仍不能斷定。這不是不可能的,比如,正如我們的肉體經久不衰是因為有了眾多的有機體參與了生命活動,它們進食、成長、繁衍,然後死亡,在我們的體內不斷地運動,所以,也許我們叫做非物質生命的東西是被眾多的生命維係的。上述觀點,我們的哲學從沒有設想到。比如,一個想法,它是什麼呢?我們仍不知道,但是有一點我知道,我們獲得的每一個想法是作為一種生命形式在我們頭腦中一閃而過的,它滋養、發展、擴充,然後,瞧,它不複存在了!世上存在身體本性,也有身體幽靈。也許這類事情是太不成熟以致不能求得幫助;但是我們的其他部分如個性一類的名稱和想法是附屬的——良心將是我們的精神本質——這一點我非常有把握斷言:孩子因適當的滋育和工作而茁壯成長,孩子不再營養失調和怠惰。這一點,我們也列入了我們的教育規劃,且有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