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假期間也不能忽視孩子性格的培養(3 / 3)

關愛與尊重孩子同樣重要

我認識一個女孩,她的父母費盡心思教育她。他們讓她沉浸於關愛的世界當中,給予她全麵悉心的照顧。但他們卻不公開地做這些,因為他們還持有一些老觀念,認為不要培養孩子的自我重視和自負自大的虛榮心。他們“成功”地壓製了孩子的自我尊重,直到這個孩子長大成人、可以辨明真相的時候,她才意識到父母對她的愛。哎!可是她的父母卻不能再給她愛了。這個女孩不可愛嗎?在某個方麵說,所有的孩子都不可愛;而在另一個角度,他們是盈滿愛的容器,他們在尋找著出口。這個女孩的眼睛會跟隨著母親的身影轉,走在街上的時候緊跟在母親身後——這都充滿著崇拜和敬慕。通常,孩子們對父母的尊敬比我們想象的要強烈得多。一個五歲的男孩被問及世界上最美麗的東西是什麼時,他回答說是“天鵝絨”,他這樣說時,眼睛裏充滿了憧憬,很顯然,他聯想到了自己的母親正穿著一身天鵝絨的長裙。在孩子們並不寬廣的世界裏,自己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偉大、最有智慧、最有本事、最優秀的人,他們是名流顯貴——父母是他們的國王和王後,甚至在他反抗父命的時候,他們也是這麼認為的。對父母的崇敬,這有什麼奇怪的嗎?

可是,如今對孩子而言,擁抱、保護父母,對父母的愛確信不疑,是不是沒有變得更為普遍呢?也許是的。但這隻是發生在當父母失去了那個無可言表的品質,尊嚴,或者是權威,這是得到孩子們的愛和尊重的砝碼。父母們對孩子慷慨施與的愛卻沒有滿足孩子們天性裏的追求。什麼是孩子們想得到的?那些孩子們往往會因為一個布娃娃或者球拍而高興得不能自已。他們需要恢複健全的心靈,他們在一種過失感的籠罩下傷心難過,費力掙紮,甚至一些可憐的孩子從他們的嬰兒期就過上了這樣的日子。他們認為自己根本不值得被愛,根本沒有跡象讓他們確信自己被愛,哪怕他們得到了親吻、愛撫和充滿愛意的關注。但如果一個得到孩子們信任和尊重的人,不管孩子們犯了多大錯誤,仍然會愛他們,認為孩子們所犯的那些錯誤不過是以後要加以克服的異物而已,仍然給予孩子們巨大的信任和關愛,那麼,孩子們就會像陽光燦爛的天氣裏盛開的花朵般欣欣然。如果父母們知道了愛的秘密所在,就再也不會有大發脾氣的男孩和愁眉不展的女孩了。對一顆年輕的心來說,行動和言語都很有說服力。

孩子會在你的撫摸中,在你的眼神中感受到愛意,會從你的語調中聽出你的愛意。盡管你也許會不辭辛勞地日夜為他的快樂幸福著想,卻依然不能使他們確信你對他們的愛。這也許就是從“聖誕風波”中吸取的獨特教訓。我們現在不需要指望別的什麼,孩子要有健全的心靈,要迫使他們相信,不管他們的靈魂多麼墮落,讓人感到羞恥,他們依然生活在愛的氛圍之中,滿懷希望地得到愛的回應。誰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呢?孩子知道父母的愛是容忍的愛,充滿耐心的愛,是純粹的愛,發自內心的愛,這樣他就不會鈍於感受愛意,接受它,而且理解了一種更高境界的愛。可是為什麼要期望比我們中的大部分優秀父母展示如此神聖的愛呢?也許是因為他們比大部分人要優秀,應該能者多勞才是。去完成如此高尚的使命是有可能的,因為我們知道的確有優秀的父親和母親。“為人父母們,愛你們的孩子吧。”這是句廢話,讀到這頁的人興許會這麼想。不管怎樣,這是個前提。對此,我持保留意見。有些父母很含蓄,他們遵循著嚴格的亞伯拉罕的例子,去統治著家庭中的一切——可以統治,但是要讓你的孩子感受到、覺察出,並且確信你是愛他們的。在公共場合,我們並不主張寵愛,孩子們並不總是能夠忍受寵愛的。但是,親愛的母親,在假期中,請您將已經上學的大女兒擁在懷中,哪怕隻有一次也好,並且和她好好地談一談心。這樣做就像是給一個饑腸轆轆的人一頓美餐一樣。對於年輕人而言,請記住,他們會為了尋求愛甚至出賣靈魂。這就是曾為之歎息的靈魂墮落的原因。誰能夠摧毀在許多家庭中都存在的一堵牆呢?這堵牆將供給和需求截然分開,在牆的兩邊各有荒蕪的心靈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