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一旦有機會,就需要得到成人的尊重,要求成人們尊重那些對孩子們的心靈發生潛移默化影響的新思想。家長也要以一種難以覺察的方式來修正孩子們正在成形的觀念。甚至在假期,家長們也必須在義務與娛樂之間,劃有清晰的分界線。培養性格的工作在假期一樣不能放鬆。
——夏洛特.梅森
“聖誕快樂!”
聖誕假期就要來臨了!上學的孩子們掰著手指數著放假回家的日子。而那些已經過了兒童期的青年男女們則沒有去數手指頭,而是查看列車時刻表,考慮著他們的歸期。待在家裏的小家夥們滿懷驚喜。父親和藹地說:“我們家很快就會團圓了,孩子們又回到家裏了。”母親的反應呢?她的興奮超過了所有的人,甚至比家裏年齡最小的還在上學的孩子都要興奮。她想到在聖誕節那一天,所有的孩子都聚集在她身邊,她帶領著他們去教堂。在她的頭腦中,已經設想了一幅幅畫麵,每個孩子成長、變化的畫麵,孩子們是否一如從前。她預料到露茜回來時會變得更加漂亮、更加可愛;威利則更加風趣幽默;而哈裏會更加親和友好,還有就是當孩子們看到小寶貝梅的時候會多麼欣喜若狂!然而,在她構想著未來的假期時,腦中竟閃過一絲焦慮的陰翳。家中的一些難題給她造成了衝擊,帶來了壓力。
家裏突然湧進了這麼多新住戶,這對處理家務事來說並不輕鬆容易,而他們在家裏又不是隻待一兩天。仆人們一定會很疲憊,應該體諒他們才是。還有孩子們的娛樂啊、興趣啊,還有——她突然停了下來,還是不要想了吧,留待聖誕節過後的假期再考慮也不遲。“不管怎樣,還是要過一個愉快的聖誕節,”她說道,“我們必須把傷腦筋的問題先放一放。”事情是怎樣的呢?可愛的小露茜心情灰暗,和氣的哈裏動不動就發脾氣,他發脾氣時會掃了眾人的興;威利廢話連篇,而且愁眉不展;而湯姆的話總是比較中肯;愛麗斯說話則很直接坦率。於是,在母親的快樂裏自然就摻雜了一絲憂慮。當她覺得孩子們遺傳了父親和母親身上的缺點,和一些難以解釋的醜陋的性格傾向,又不能稍微地做些自我控製,那麼要讓八九個孩子在放假期間,在生活作息與學校不同的情況下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讓母親們身體放鬆、精神寧靜,做好準備來應付假期的重負(雖然也充滿著快樂),這是不是難以實現的理想呢?在孩子們的假期當中,許多以前拖延了的工作必須提上日程。
孩子們一旦有機會,就需要得到成人的尊重,要求成人們尊重那些對孩子們的心靈發生潛移默化影響的新思想。家長也要以一種難以覺察的方式來修正孩子們正在成形的觀念。甚至在假期,家長們也必須在義務與娛樂之間,劃有清晰的分界線。培養性格的工作在假期一樣不能放鬆,而往往當孩子們放假在家時,家長們放棄了這樣的工作。但畢竟,許多心胸寬廣、無憂無慮的母親覺得假期問題要比這個問題看上去容易得多。為了讓全家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母親們都知道有一種解決辦法,當然也有可能不知道,這是一個秘訣。讓孩子們忙碌起來,培養他們的眾多興趣。眾所周知,遊手好閑會帶來怎樣的後果,“興趣”則是“芝麻開門”的訣竅。失去了做事的興趣,做事的勁頭越大,反而越容易破壞家庭融洽的氣氛,於是有人悶悶不樂,有人盛氣淩人,還有人隻顧著自己,總之每個孩子都“按照自己的性子來”,以自己的方式“調皮搗蛋”。每一位母親都知道事情的秘密所在,隻是一些人可能忘記了其中的奧妙。說服孩子們要比愛孩子困難,這也許聽起來會很荒謬。孩子們不會談論此事,而是假定父母就是愛他們的。下麵的話,十之八九的孩子都公開講過。“哦,當然啦,媽媽在一定程度上是愛我的,可是愛我的程度不及她愛某某。”“在‘一定程度上’?”“你知道我的意思。她是母親,所以當然啦,她關心著我和我所有的一切。”“可是她怎樣愛著某某呢?”
“哦,我解釋不了,媽媽喜歡某某,喜歡看著她,撫摩她。哦,別以為我在背後議論媽媽。她很公平,對我們都一視同仁。可是誰都忍不住深愛著某某啊。我太討人嫌了!沒有人在意我。”平心而論,大部分孩子,包括各個年齡段的孩子(6~20歲),都會有這樣的想法。一般而言,男孩子與“母親”的感情更深厚,而女孩子則信任“父親”,但這隻是相對而言。在孩子們眼中,父母中的一方總比另一方“可愛”。至於說到要去辨明父母加於他們身上的慷慨的愛意,他們才不會那樣做呢。為什麼?小朋友會告訴我們原因:爸爸媽媽都很公平,他們身上沒什麼錯,可是“我太令人討厭了,沒有人會喜歡我的”。於是,從中你就會明白“調皮搗蛋”的秘密了。孩子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自己過著兩種生活,這很可悲。一方麵,父母有預感孩子可以充分發展,成為完美的個體,他們的思想會成熟起來,終有一天會展翅翱翔,而他們又強烈地謀求著公平。父母雙方都應該了解孩子們在未來的日子裏有可能很優秀、完美、偉大,這一切都是可以期待的。孩子們必須擁有他人的理解和欣賞,也許他們在繪畫方麵得不到理解和欣賞,那他們也許可以在廚藝或者馴馬方麵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