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檢索技術在我國新型公共檔案館建設中的應用
魏扣在《北京檔案》2013年第4期撰文,指出全文檢索技術為公共檔案館實現服務理念的轉變,全麵提升檔案館的信息化水平提供了一套切實可行的途徑:一是有助於轉變檔案館服務理念,提高服務水平;二是有助於提升檔案館信息服務工作效率;三是有助於拓展檔案館檔案信息服務形式及範圍,提高服務質量;四是有助於延長檔案館館藏紙質檔案,特別是珍貴檔案和高齡檔案的壽命。但從目前我國檔案館現狀來看,全文檢索技術在各級檔案館普及應用中還麵臨著全文檢索數據庫建設難度大等一係列問題。如何破解難題,作者的建議是:一要做好頂層設計,統籌兼顧;二要建立配套的實施保障體係;三要納入考核指標體係。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問題及對策
林麗在《檔案與建設》2013年第4期撰文,結合本縣養老保險檔案管理實踐,得出幾點個人見解:一是仔細分析管理現狀,深入解剖存在問題(檔案複雜、係統管理起步晚、缺乏專業管理隊伍);二是健全組織領導機構,強化目標責任管理;三是加大硬件投入力度,配備現代化管理手段;四是完善檔案管理製度,規範檔案管理程序;五是製定人員培訓計劃,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六是積極開發檔案價值,充分發揮服務效能。
《孫子兵法》與檔案鑒定
郭澤超在《蘭台世界》2013年第3期(中旬)撰文,指出檔案鑒定是一個曆史性的悖論難題,充滿了矛盾和衝突。他通過借鑒《孫子兵法》,試解檔案鑒定麵臨的三對主要矛盾:數量與質量、客觀性與主觀性及成本和效益。一是善守善攻,解數量與質量的矛盾(檔案數量矯枉過正,檔案質量積重難返),保證檔案數量與質量的平衡;二是知彼知己,解客體與主體的矛盾,認清檔案客體與主體的聯係;三是兵貴神速,解成本與效益的矛盾,達到成本與效益最佳點。
淺讀大數據背景下的第四代檔案館建設
吳緒成在《湖北檔案》2013年第3期撰文,指出大數據是價值觀、方法論和通往未來的鑰匙,它對檔案館的衝擊,首先是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其次是目標定位,最後是發展路徑。作者根據我國檔案館建設的實踐脈絡大體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一是實體檔案館。中國曆朝曆代都有實體檔案館,不再述說。它側重於傳統檔案的實體管理。二是智能檔案館。智能檔案館是現代智能建築的伴生物,它包括了3個方麵:1.樓宇自動化係統,包括電力、照明、空調、給排水、防火、保安、庫房設備、溫濕度控製等;2.通信自動化係統,包括電話、傳真等;3.辦公自動化係統,它側重於建築硬件的智能化、自動化、集成化,是對傳統實體檔案館的一種現代化升級。三是數字化檔案館,也叫“虛擬檔案館”,它側重紙質檔案數字化和電子檔案管理。2010年6月發布的《數字檔案館指南》對數字檔案館的表述是:各級各類檔案館為適應信息化社會日益增長的對檔案信息資源管理、利用需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數字檔案信息進行采集、加工、存儲、管理,並通過各網絡平台提供公共檔案信息服務和共享利用的檔案信息集成管理係統。由此可見,數字檔案館是指以實體檔案館為基本依托,以智能檔案館為基本支撐,以電子檔案為基本對象的一種新型檔案館形式。四是智慧檔案館,它是適應大數據背景下的第四代檔案館,是繼數字檔案館之後檔案信息化發展的高級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