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案例”
周末,我和老公、兒子一起坐在沙發上看電影《變形金剛2》,當看到男女主角接吻的時候,兒子馬上用手把眼睛捂住了。還念叨著:“這個不能看,不能看。”可笑壞我和老公了。
過了一會兒,再看到接吻的鏡頭時,兒子馬上又捂住了眼睛。老公取笑兒子說:“你是不是想偷看啊!”然後老公用自己的大手捂住了孩子的眼睛。這下孩子不樂意了,反駁了一句:“為什麼不讓我看呢?我真的很想看。”原來孩子拿手捂眼睛,眼睛卻從指縫間偷偷往外看呢!老公說了一句:“小孩子不可以看,等你長大了,隨便你怎麼看。”
這件事讓我們很犯難,因為兒子開始對這方麵的事好奇了。可是我們不免有些擔心,現在電視裏的接吻鏡頭太多,哪能遮掩得過來?所以,來問問大家的意見,這樣的鏡頭該不該讓孩子看呢?我家孩子6歲了,可以讓他看嗎?該怎麼向他解釋“接吻”呢!
“順其自然”來自:笑嘻嘻Q1樓
我小時候,遇到這種問題,爸媽不是換頻道就是選擇把我支開。可爸媽越是這樣,我就越想看。如今輪到我教育孩子了,不能重複我爸媽的錯誤。麵對接吻等成人鏡頭,我的態度是保持平靜,順其自然。等孩子大一些,我還會利用這些親熱鏡頭對孩子進行性教育。
“等孩子大一些再讓孩子看”來自:無錫貝貝2樓
有一天,我和先生在臥室看電視,6歲的兒子突然闖進來,正好看到電視裏的成人鏡頭。孩子就問我:“媽媽,電視裏的叔叔阿姨在幹什麼?”我聽得一身冷汗,急忙轉台了。想不到兒子突然跳到我的懷裏,把臉湊到我臉上,靠近我的嘴巴。老公及時製止了,問他:“兒子,你在幹嗎?”兒子說:“我在學電視裏的那個叔叔,親媽媽的嘴巴。”我當時不知道怎麼回答,兒子還問我:“媽媽不是說隻能親臉,嘴巴有細菌,不能親嗎?電視裏的叔叔阿姨怎麼親嘴巴啊?”我脫口而出一句:“大人有抵抗力,等你長大了,就可以親你老婆的嘴巴了。”孩子點點頭,再也沒有問過。
對於接吻的問題,我覺得還是等大一些再好好跟孩子解釋,如果現在解釋了,他到幼兒園裏親別的小朋友怎麼辦?
“引導、疏通最重要”來自:咖啡龍3樓
就像樓主說的,隻要打開電視就難免會有成人鏡頭,所以擋是擋不住的,我們要做的就是疏導、引導,讓孩子正確麵對。
當孩子問叔叔阿姨在幹什麼的時候,你應該平靜地告訴孩子:“他們是在接吻。”看完再結合幾個接吻的故事告訴孩子,親吻是人與人交流情感的一種形式,就像小朋友見麵問好、握手一樣,一點兒都不神秘。再告訴孩子親吻的不同意義。比如:
(1)吻手。美國人的禮節,一般情況下,女孩子要摘下手套,把自己的右手遞給對方,這是禮貌的表現。
(2)額吻。媽媽跟孩子說“晚安”的時候,會在額頭親一下。法國人見麵禮也是額吻。
(3)吻頂。每年的春秋季節,都會有一批德、法、荷蘭人剃成光頭,聚集於比利時裏茲鎮桑朗村一個被命名為“世界光頭中心”的地方,見麵就互相猛吻對方的禿頂。講到這裏,可以結合周圍一些禿頂的人,跟孩子開個玩笑,讓知識充滿樂趣。
(4)親密吻。就是表達喜歡的一種方式,就像爸爸喜歡媽媽,媽媽喜歡寶寶一樣。
“別誤導孩子”來自:戒子媽4樓
孩子第一次看到接吻鏡頭的時候,我告訴孩子就像鳥媽媽喂小鳥,叔叔是在給阿姨喂吃的。第二次出現的時候,我就讓兒子去倒水。沒多久,又出現了接吻的畫麵,我又讓兒子去倒水。兒子問了一個相當搞笑的問題:“媽媽,為什麼叔叔喂阿姨吃的,你就口渴啊?”差點兒笑噴了我!恰是這一次,才讓我意識到不能回避,應該讓孩子了解事實。當孩子看到成人鏡頭的時候,家長可以視而不見。但是如果孩子好奇來問,一定要說出事實,讓孩子知道人類是有愛情的,叔叔阿姨接吻是情感的交流,能給愛的人帶來幸福的感覺。
“有選擇性地看電視”來自:清水fay5樓
分享一下我家對待這個問題的態度。
兒子第一次看到美國小夫妻接吻畫麵的時候,就問我:“爸爸,那兩人為什麼打架啊?還咬得那麼狠。”我正麵告訴孩子:“他們不是在咬人,這是一種親昵的行動。”兒子說:“看來中國人和外國人親昵的方式不一樣。”我笑著回答:“是的。”說實話,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咬人”的激情,畢竟在孩子眼裏那是打架行為,不是親昵。為了不讓孩子純淨的心靈被少兒不宜的畫麵帶“壞”,我讓孩子有選擇性地看電視,或者為孩子買一些國內外的經典、優秀、健康的電影盤。
對於樓主讓孩子捂住眼睛的方法,隻會加重孩子的好奇心理。為了避免孩子因為好奇犯錯,甚至犯罪,家長最好做好對孩子的“成人”教育問題。最好選擇坦然麵對,或者引導、疏通。隻有這樣,才能既讓孩子學到了知識,又讓孩子更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