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案例”
我家寶寶在我們吃飯的時候,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媽媽,我是從哪裏來的?”還沒等我回答,孩子的奶奶就告訴孩子:“你是撿來的。”孩子接著問:“是咱們樓的那個大垃圾桶嗎?”奶奶回答:“是啊,寶寶真聰明。”孩子聽了誇獎後就開心吃飯了。
可我覺得,奶奶的做法不是特別正確,因為我是和我老公結婚之後才知道接吻是不能生孩子的。上一代人錯誤的引導,讓我對性有了錯誤的認識。所以我希望能正確引導孩子,滿足孩子的好奇心,這樣他才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可是“媽媽,我是從哪裏來的”這樣的話題畢竟屬於敏感話題,我該怎麼教育孩子呢?各位家長都是怎麼做的呢?
“告訴孩子他是親生的”來自:楊瀾吳1樓
樓上的說法是錯誤的,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問父母這樣的問題。孩子問這個問題,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他開始對很多事情好奇,所以才會問那樣的問題。但是如果跟孩子說“你是我從垃圾桶裏撿來的”,肯定會讓孩子的心理產生挫折感。等孩子進入青春期就會以為:怪不得你對我不好,因為我是撿來的。
我的做法是,肯定地告訴孩子:“你是爸爸媽媽親生的。”如果孩子還接著問,就要根據孩子的認知和年齡慢慢去引導了。譬如可以告訴他:“爸爸和媽媽結婚後,爸爸的精子細胞進入媽媽的卵子細胞,然後一結合形成受精卵,這個受精卵就是寶寶。然後寶寶開始在媽媽肚子裏吸收營養,慢慢長大。等你想和爸爸媽媽見麵的時候,就出來了。”
父母不要因為孩子討論性,就覺得孩子好色,其實他們隻是好奇而已。所以,爸爸媽媽無須為此擔心什麼,盡量將正確的答案以一種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
“根據年齡,回答問題”來自:自信滿滿的2樓
在我家孩子4歲之前,我是這麼告訴孩子的:
爸爸身上藏著很多類似小蝌蚪的種子。有一天,爸爸把其中一個小種子放進媽媽的肚子裏,它和媽媽肚子裏的小種子結合在一起,就有了你。然後你就在媽媽的肚子裏慢慢長大。等到你長到那個泰迪熊那麼大的時候,你覺得媽媽肚子裏太黑了,於是想要出來。於是爸爸就帶著媽媽到醫院,在醫生和護士阿姨的幫助下,把你從媽媽的肚子裏拿出來了。
對於4歲以上的、具備一定認知能力的孩子來說,我會這麼解釋:
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結合之後,形成了一個大細胞叫受精卵。然後它開始慢慢分裂,由2個變成4個,由4個變成8個……它們逐漸長大的時候,就叫“胚胎”。胚胎會慢慢長出頭、頸、胳膊、腿,形成一個“胎兒”。這個胎兒就是你了。媽媽肚子裏有一個專門為胎兒準備的“小房子”,叫子宮,你在那個小房子裏住了10個月之後,慢慢長大了,就被媽媽生了出來。
“情愛和性愛是聖潔的”來自:溫欣欣3樓
情愛和性愛是聖潔的,正是因為人類懂得相愛,才製造出無數的生命。麵對孩子的提問,我們應該光明磊落地回答,並且毫無保留,避免孩子成為“談性色變”的人。
我老公是奧地利人,去年聖誕節的時候,我們帶著孩子回家。半夜裏,女兒突然跑到我們房間要求跟我們睡在一起,還問我們:“我會影響你們做愛嗎?”
我臉都紅了,可女兒卻滿臉純真,若無其事。老公示意我直接回答孩子的問題。我就問女兒:“你知道做愛是怎麼回事嗎?”女兒說:“就是你和爸爸兩個人相愛,然後一起做愛就有了我。對吧!”我說:“對。”女兒接著問:“那麼怎麼做愛呢?真像老師說的那樣,精子和卵子相遇的時候,跑得快的就成了一對,成了胚胎嗎?”
我回答說是的。然後女兒高高興興回自己房間睡覺了。
和女兒的這次談話讓我意識到,隻要你內心是潔淨的,你對性的考慮就是潔淨的,美好的。孩子成長的過程需要認識性,千萬不能把孩子對性的好奇當成錯誤的,甚至當成下流的,更不能談性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