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案例”
昨天我朋友到家裏做客,給丫丫帶了禮物。丫丫當麵拆開後,就把禮物扔在了一邊,也沒有說“謝謝”。我不好意思地對朋友說:“不好意思,小孩子太不懂事了。”朋友很大度地安慰我說:“沒事兒,不必介意。”
等把朋友送走後,我把丫丫叫到客廳,告訴她別人給了禮物必須要對人家說“謝謝”,應該學會感恩,因為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是不會受歡迎的,將來也不會成功……話都沒說完,丫丫就不耐煩地說:“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下次就不那麼做了。”
每次給丫丫講大道理,她都表現得非常不耐煩,可我是為她好啊,希望她在人生的旅途中少走彎路,可她怎麼一點兒都不明白我的苦心呢? 到底該怎麼辦呢?
“大道理必須講”來自:小蘿莉1樓
當然得講了,大道理是我們人類智慧的結晶,是孩子成長的道德基礎。不講大道理,孩子以後的路就會越走越窄,以至於誤入歧途。
所謂“成才先立人”,說的就是想要孩子成才,必須先學會做人。怎麼做人,就要從大道理中學。當你給孩子講大道理的時候,要表明你是把她當成大人對待的,要表明你尊重她。我家女兒從1歲開始,我們就不停地講大道理。孩子剛開始聽不懂,等長大了就都明白了。但是你必須教,否則孩子就不知道。必須讓孩子知道做人有一套標準:愛家庭、孝敬父母、有愛心、愛別人、對人友善,還要愛國。當她知道這個標準之後,就會想辦法做到。
“讓孩子聽得懂”來自:陽光瑞茜2樓
樓主的做法實在不明智,你跟孩子講了半天,孩子聽不懂,自然會不耐煩。你講大道理的教育目的沒有達到不說,還疏遠了親子關係,得不償失!
為什麼不換一種能讓孩子聽懂的表達方式呢?什麼“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是不會受歡迎的,將來也不會成功”。這麼小的孩子知道什麼中華民族嗎?知道什麼是成功嗎?又知道“感恩”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嗎?孩子什麼都不知道,你這句話說了隻能讓人厭煩。如果是我,我會這麼跟孩子說:
“阿姨是因為喜歡你們所以才送的禮物,你們在收到的時候要說‘謝謝’。即便不喜歡,也要感謝阿姨在心裏惦記著你。如果是路上不認識的人,人家會給你禮物嗎?”
這麼說,孩子才會聽;這麼說,孩子才會懂。
“教育要回歸生活”來自:vike843樓
我覺得教育還是要回歸生活,不能枯燥地給孩子講大道理,這隻會讓孩子更叛逆。舉個例子:
丫丫和某個小朋友一起玩跳棋,可是他們根本不按點數走。你就要告訴他們:“跳棋有跳棋的規則,如果不按照規矩走,遊戲就玩不下去。就像馬上的汽車和行人一樣,都不遵守交通規則,路上豈不一團糟?平時小朋友滑滑梯的時候,如果沒有規矩,不懂得排隊,是不是會你推我搡,甚至打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