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聽話是不是就是好孩子——培養聽話的孩子還是有自主意識的孩子(2 / 2)

一項調查研究表明,越是聽話的孩子,DQ(發展指數)越低,而那些不聽話的孩子的DQ明顯比聽話孩子高得多,這說明,他們的身心發展情況要比那些聽話孩子發展得好。

所以,對於那些聽話的孩子,父母就要多照顧他,多跟他交流溝通。對於那些不聽話的孩子,在他發表自己的看法時應該積極鼓勵,而不是像老師那樣壓製。老師那種做法,會把本來可以成為總統的孩子培養成平民。

““聽話教育”的弊端”來自:尾巴船5樓

“聽話”向來是中國教育觀的核心,殊不知這種教育方式是有許多弊端的。

第一,阻礙了孩子的質疑能力和創新能力。凡事要求孩子聽話,孩子就會少動一分腦筋,多出一分依賴。老師教什麼,他就學什麼,從不會質疑老師教的對與錯。告訴你解答一道題的方法,他就隻會這一種方法,而不去想辦法找其他方法。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自然缺乏創新能力。

第二,導致孩子不敢流露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形成刻板內向的性格。

第三,導致孩子毫無個性。如果大家都教育孩子聽話,千人一麵,這個世界就少了許多生機和活力,孩子更是毫無個性可言。

第四,扼殺孩子的想象力。活潑好動的孩子更喜歡幻想,如果在這時候讓孩子好好聽話,就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

第五,不利於民主意識的培養。一味地教導孩子聽話,無異於剝奪了孩子說自己的話、走自己的路的權利。嘴不能說自己想說的話,腳不能走自己想走的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就會導致孩子民主意識的缺失。長大後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隻會選擇忍氣吞聲。

“不能放任自流”來自:feibaiki896樓

我們反對“聽話教育”,並不是鼓勵孩子“造反”、我行我素,誰的話都不聽。這就是放任自流,走極端,也是不正確的。我們要做的,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給予適當的指點,鼓勵不同聲音的出現,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不能凡事要求孩子“聽話”,因為家長也有犯錯的時候,不分青紅皂白就替孩子做主的做法,隻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總之,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孩子從聽話教育中解放出來,鼓勵孩子去創造、辯解、探索。但是前提是讓孩子懂得是非對錯。像故意打老人的行為肯定是不對的,這不屬於“不聽話教育”的範圍,而應該以任性來處置。

“讓孩子自主選擇”來自:我家有個洋蔥頭7樓

你要求孩子聽話,你能保證你的話就一定正確嗎?即使你的話正確,又是否適合你的孩子呢?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不要把他們整齊劃一。想要孩子在社會和生活中遊刃有餘,拚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一個人是否有獨立能力,是否敢擔當!

一個從小到大都聽話的孩子,有的隻是奴性,個性和主見早在父母的一次次做主中消失殆盡。這樣的孩子喜歡被人管著,到了單位也習慣被老總管著。一旦給他更高的職位,他就手足無措了。所以,早早教會孩子自主選擇吧,把主動權還給孩子。

綜上所述,啥事都講究個度,不能一味要求孩子聽話,也不能一味要求孩子不聽話。也就是說,樓主不能光要求孩子聽話,還要培養出一個講道理、有主見的孩子。聽話的孩子可能隻是盲從,卻不見得懂道理。而那些狡辯的孩子在和你爭論的過程中往往學會了道理,然後在他有道理的時候才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