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該不該甩掉“小尾巴”——是甩掉“小尾巴”還是遂了孩子願(2 / 2)

方法二:正確的教育方法

平時樓主可能比較忙,既帶孩子,又忙家務。當你忙家務的時候,不要一味地給孩子玩具玩,因為那樣孩子會覺得你是“玩具供給站”,更黏你了。想讓孩子從心底裏感到安全,就不能拿《大灰狼來了》的故事來嚇孩子,這樣隻會讓孩子更膽小。當孩子有不當的需求或無理哭鬧時,不要立馬跑過去滿足他,而是等他安靜之後再慢慢跟他講。

當你有事情必須離開時,告訴孩子:“媽媽有事,必須出去一趟,等我辦完事之後再跟你一起玩。”(當然這是在樓主老公在家的情況下,要不孩子一個人在家會更害怕,缺乏安全感)等孩子形成了習慣,就會知道,媽媽總會有一段時間要辦事,她離開我也隻是暫時的,時間一到就會回來陪我了。你回來後別忘記跟孩子說:“媽媽沒有騙你吧,我回來了,一起玩吧!”這樣孩子才會覺得你是一個信守承諾的好媽媽。等你下次離開的時候,他就不會那麼黏人了。

“增強孩子的成長意識”來自:天亮了嗎5樓

樓上說的沒錯,應該讓孩子覺得你是一個信守承諾的好媽媽,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輕易食言。如果沒做到,要向孩子道歉,換取孩子的信任。

此外,應該擴大孩子的活動範圍,讓孩子有機會接觸更多的人,特別是多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通過跟其他小朋友的交往,孩子會意識到“黏人”是小孩子的事,不是大孩子的表現。增強這種成長意識,對改變孩子黏人的現象十分重要。

“最重要的是玩兒”來自:小小小妹妹6樓

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早日讓“小尾巴”長大,不再那麼黏人。

第一點:態度堅定

再遇到孩子要媽媽抱的情況,態度一定要堅定。無論他怎麼哭鬧,都要堅定地搖頭。一兩次之後,孩子發現沒效果,就不那麼做了。

孩子和家長分開時哭鬧,家長一定舍不得。所以,分離對母子雙方來說都是很痛苦的事。但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必須創造分離的機會。

第三點:提前說清楚並與孩子協商

在你出門辦事之前,一定要跟孩子說清楚。孩子如果不同意,就好好跟孩子協商。

第四點:跟孩子玩分離遊戲

比如跟孩子玩過家家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我要出門了,我希望我的寶寶在家裏是個乖孩子,媽媽回來後會非常開心的。”然後,你就消失。過一會兒,假裝從外麵回來,先擁抱孩子,然後誇獎孩子懂事。這樣潛移默化,在你真正離開的時候孩子才會乖。

第五點: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穿衣服、換垃圾袋等,有助於獨立性的培養。

綜上所述,雖說孩子“黏人”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過於黏人,就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了。是不是教育方法不對,是不是太寵愛孩子了。找到真正原因,再對症下藥,讓孩子知道你是愛他的,並讓孩子充滿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