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秘訣
不少女性原來有一頭烏黑光亮的秀發,但在分娩後2~6個月頭發會逐漸變黃,並有不同程度的脫發,醫學上稱之為“分娩後脫發”。據統計,35%~45%的產婦會出現這種脫發。
頭發和其他組織一樣,也要進行新陳代謝。一般來說,人的頭發每隔5年就要全部更換一次。平時頭發的更新是分期分批地進行的,人們不易覺察。女性頭發更新的速度與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有關。雌激素水平高時,頭發更新速度會變慢;雌激素水平低時,頭發的更新速度會加快。
在妊娠期間,身體內分泌的“總管家”——垂體會出現生理性肥大。受其影響,孕婦體內的雌激素也比平時多。這樣一來,頭發的壽命就延長了,脫發的速度也就變慢了,有大量的頭發“超期服役”。分娩之後,體內雌激素水平恢複正常,那些“超期服役”的頭發便人紛紛“退役”,於是就出現了產後脫發。
預防或減少產後脫發,應在孕期和哺乳期保持心情舒暢和樂觀,避免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的出現。注意平衡膳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海產品、豆類、蛋類等,以滿足身體和頭發對營養的需要。經常用木梳梳頭,或者用手指有節奏地按摩,可以刺激頭皮,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有利於頭發的新陳代謝。經常洗頭可清除掉頭皮上的油脂汙垢,保持頭皮清潔,有利於新發生長。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一些維生素B1、穀維素及鈣片,對防治產後脫發也有一定的益處。如果出現了產後脫發,也不要心慌害怕,可服用維生素B1和養血發生膠囊。外用生薑片經常塗擦脫發部位,可促進頭發生長。產後脫發一般在6~9個月後即可停止,並重新長出秀發。
問:產後脫發與精神因素有關嗎?
答:產後脫發與精神因素有一定的關係。有的產婦“重男輕女”,一心希望生男孩,一旦生了女孩,便情緒低落,鬱鬱寡歡。也有的人是因受到了不良的精神刺激,大腦皮層功能失調,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控製頭皮血管的神經亦失調,從而使頭皮供血減少,導致毛發營養不良而脫落。
延伸閱讀
產後脫發一般發生在分娩後2~6個月之間。頭發先由黑變黃,接著便從前額處開始脫落,使得發際線後移,隨後兩鬢和頭頂部頭發也逐漸脫落,整個頭發逐漸稀疏、枯黃。一般5~9個月內便可長出新發。產後脫發不要盲目用藥,謹防某些藥物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正常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