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6章 把握采購時機(1 / 1)

確定了采購商品的品種和數量後,采購時機的確定是保證無缺貨現象發生的基本前提。一般商品多具有季節性因素,過早購人會延長商品的儲存時間,導致資金積壓。適時采購不僅容易購進商品,而且價格也較為便宜。因此,商場(商店)店長應權衡利弊,選擇合適的采購時間。

(一)定時采購

定時采購是每隔一段固定時間,根據這段時間內銷售的商品,采購相當數量的商品的方法。定時采購具有采購批量不固定但采購周期固定的特點。采購周期是根據商場(商店)采購該種商品的平均日銷售量及商場(商店)儲備條件、備運時間、供貨商的供貨特點等因素而定的,一般由商場(商店)預先固定,一般為10~15天,或更長。采購批量則根據每次采購前盤點商場(商店)的實際庫存量,定出采購批量,一般不固定。計算公式為:

采購批量=平均日銷售量×采購周期-實際庫存量+保險儲備量

公式中,保險儲備量是防止由延期交貨和消費需要發生變化引起脫銷的額外庫存量。

定時采購可以根據固定采購時間做周密的采購計劃,方便采購管理,並能獲得多種商品合並采購的好處。但使用這種采購方法,盤點工作較複雜,不能隨時掌握庫存動態。

(二)不定時采購

不定時采購又稱采購點法,是指每次采購的數量相同,根據庫存量多少來具體確定采購時機。不定時采購具有采購時間不固定,但采購批量固定的特點。這種方式下的采購批量可以依據經濟采購批量的計算方法算出。

不定時采購能隨時掌握商品變動情況,不易出現缺貨現象,但通常受商品在途運輸時間、商品入庫驗收時間以及銷售前加工整理時間的限製。有時也不能享受集中采購的價格優惠,店長也難以製訂周密的采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