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品引進程序可分為下列幾個步驟:
(1)新商品評估會議;
(2)新商品議價作業;
(3)新商品訂購協議簽署會議;
(4)新商品送樣拍照;
(5)新商品入倉、押量、配單作業;
(6)新商品銷售追蹤。
(一)新商品評估會議
當新商品完成報價程序後,主辦采購須將商品搜集齊全,並主動會同商品部主任一同評估此新商品(會議舉行時間不定),也可由各課主辦采購協調,於空檔時間召開此項新品呈報作業會議。如屬緊急事項,可直接向主管呈報商討。
評估會議的舉行地點,各主辦采購可依其商品特點加以研討(如市場性、毛利率等),並充分表達其對新商品的意見,以供各主辦人員參考。待討論完畢後,商品部主任應將結果彙總呈報經理,並指示此商品是否將引進公司販售,為主辦人員作業提供方向。
(二)新商品議價作業
如新商品評估會議同意引進此商品後,主辦采購人員將立即進行議價作業。議價作業的進行為主辦采購人員約定廠商至公司就有關事宜進一步會談。此次會談應先不讓廠商了解公司對商品的決定,以便讓主辦人員掌握更多的商談主動權。
主辦采購人員與廠商進行議價時,應參考供應商規定費用,對廠商說明各項應收取費用之款項(如門市讚助金、新商品通路費、櫃台陳列費、訂單費、統倉費等),並對其商品毛利率進行確定。其原則為:新商品毛利率應不得低於同種類商品平均毛利率,如有低於其平均毛利率的情形,應事先報批核準。
(三)新商品訂購協議簽署會議
新商品訂購協議簽署會議可每周設定1~2次,並選擇固定時間討論及簽署。商品主辦人員應於會議舉行前,填寫新商品通知單、報價單及新商品建檔附件,並請主辦人員於會議前再行檢查所填各項資料是否正確,再於會議中正式由商品部主任進行新商品訂購協議簽署。
商品部主任在簽署新品訂購協議時,應再三審核該商品的各項交易條件是否符合公司之規定,並於簽署後,立即送至經理室批示。
新商品通知單及建檔附件待經理批示後,則主辦人員應立即請其助理將文件送至各會簽單位,以控製時效。
(四)新商品入倉押量、配單作業
經行銷處經理簽署核準訂購新商品後,商品部助理人員應於商品配送至門市前,先行訂貨入倉。
其新商品訂購單須由該商品部助理人員於指定日期列印出電腦訂單,經主辦采購核準、商品部主任簽署後,傳真給廠商。
新商品入倉後,商品部人員須依主辦采購經手之數量(並經主任核準),輸入電腦門市配單,以將新品配至各門市銷售(配貨單輸入電腦後,采購助理應主動打電話到儲運部查是否接此配貨單)。
(五)新商品銷售追蹤
當新商品配至門市開始銷售時,該商品部主辦采購及助理應主動追蹤商品的銷售情況。
助理人員在填寫新品通知單的同時,應填寫商品銷售評估表,並與主辦采購訂出“首月預估銷售量”,以進行商品銷售追蹤。銷售追蹤應持續3個月以上,以作為商品促銷或停售之依據。
(六)新商品引進流程示意圖
當門市所販售的商品,因銷售不暢或其他因素而必須予以停售時,則商品主辦人員必須依照此商品販售程序以停售。
一般說來停售原因可分為下列各項:
(1)銷售業績欠佳(回轉率太差);
(2)毛利率太低;
(3)長期缺貨;
(4)廠商配合不好;
(5)其他因素。
當各商品部主辦采購認為其商品已達停售之標準或經商品評估會議決議停售該商品時,主辦采購方可進行商品停售之動作。
當決定商品停售後,主辦采購首先應確定商品供應商是否仍有足夠的未付貨款,以提供停售商品辦理退貨時予以抵扣。其預付方式如下:
(1)如該項停售商品貨款小於供應商未付貨款時,則商品可順利辦理退貨,此時主辦采購應請助理填寫商品停售通知單,以及致廠商停售通知函,在每周新商品簽署會議上,一並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