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獨特的商鋪形式
為什麼地鐵商鋪會受到投資者的關注?原因是商鋪的價值建築在人氣上,例如上海目前兩條地鐵加上軌道明珠線的每日人口流量大約為100萬人次,而地鐵一號線的遠景運能每日人口流量為268萬人次,二號線為223萬人次,數年後上海每天軌道交通人口流量將達到700萬人次!
如今中國各大城市也正在擬建或擴建地鐵係統,其中的賺錢機會吸引了不少商鋪投資者關注。例如2003年上海浦東某地鐵商鋪開盤,曾開出1.8萬元/m2的高價,但數百個鋪位一售而空。
(二)地鐵商鋪的種類
地鐵商鋪一般分為三大部分:地鐵過道商鋪、地鐵商業街(城)、地麵物業。
1.地鐵過道商鋪是指建造在地鐵過道或地鐵售票站附近的商鋪,這種類型的商鋪各個地鐵站到處可見。
2.地鐵商業街(城)是指在地鐵車站附近,通過地下通道連接的地下商鋪群,如上海地鐵1、2號線交彙的人民廣場站的迪美商場美食廣場等,1號線的徐家彙站的徐家彙地鐵商場等。
3.地麵物業是指建造在地鐵車站地麵上的商鋪,如上海1號線莘莊站的華聯吉買盛超市等。
需要說明的是,這三類商鋪中真正屬於地鐵公司的商鋪隻局限在地鐵售票站附近的地鐵過道商鋪。人們通常把地鐵過道商鋪與地鐵商業街(城)稱為地鐵商鋪,而沒有把地麵物業包括其中。
(三)經營建議
由於交通便利、人流旺盛的因素,地鐵商鋪的發展將呈現上揚的投資趨勢,對如何進行地鐵商鋪投資有以下建議。
1.投資地鐵商鋪不隻看人氣地鐵商鋪的最大特點是人流量大,但停留時間短,屬於“經過型消費”,關鍵是經營者如何將人流量最大限度地轉化為效益。消費者流動性太大,很多客流隻是匆匆而過的上班一族,他們很少會在附近逗留購物,人氣雖旺,但投資風險很大。因此,投資地鐵商鋪需要理性的思考,不能隻看人流量。
2.地鐵商圈鎖定消費型從營銷學角度講,地鐵商圈應該以服務業為主,這部分業態應該占70%,而購物業態應該占30%。因此,地鐵商圈應該屬於消費型商圈。在地鐵站周圍,經營者應該考慮到消費者購買的往往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日常消費品,而且單件商品體積也不宜過大,因為地鐵商鋪的多數顧客都是乘客。以購物為主的地鐵商鋪經營定位可以是家居飾品、服飾、運動用品、文化用品、書刊、美食、咖啡、飲料、冰激淩店等。同時,如果地鐵運營的時間長,那麼地鐵周圍也可建起夜市,帶動更多的業態發展。如此看來,24小時營業的地鐵商鋪也將會有商機。
3.個性小店適合個人投資根據目前上海、廣州等地鐵商鋪的運營情況分析,一般投資10萬元的商鋪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個人在地鐵投資商鋪最好是一些個性小店,與各品牌連鎖便利店形成錯位。此外,個體經營者還可以考慮結合站點特點開店,例如結合旅遊景點的特點,經營一些有特色的旅遊紀念品。總麵積在40m2左右的地鐵零星商鋪,單鋪麵積在3~15m2之間的地鐵商鋪,都比較適合個體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