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調查地點流動的16歲以上的男女。
調查方法:可與逛街者購物動向調查並行,而依時間、性別區分。
調查項目:居住地址、年齡範圍、職業、經過此地原因與頻率、交通工具等。
調查優勢與不足:調查方法比較容易,並可借以提供促銷運用的參考。
店鋪所在街道顧客的流動量被看做是商業潛力的重要標誌,因為隻有有了行人,才有可能有顧客。看一個店鋪所在地點是否適合開業,顧客流量情況向來被視為首先考慮的條件。在具體調查時,可以采用表格形式統計調查。
(1)計數器每小時歸零
(2)調查對象為15歲以上的男女注:根據需要可增加調查時間
其次,顧客流動量還應包括其他一些內容,如:顧客一般會在哪兒多停留,行進的速度是快還是慢,一般喜歡買些什麼商品;不同方向的顧問情況有什麼區別等等。通過這些情況的調查,可以加深對店鋪欲設地顧客流量的認識。
在調查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如果遇到店鋪麵臨兩條街的情況,如路口一側,則應當作兩條街的交通流量調查,以便確定行人多的一麵為店鋪正麵;
二是遇到交叉路口的情況時,調查地點應當離交叉路口適當遠一些,這樣以便於分清行人的前進方向;
三是由於道路不同,顧客流動量可分為2方向、4方向、6方向、12方向四種情況,調查時應當區別對待。
4.其他
利用各種場合,如座談會、閑聊等進行各項有關資料的收集和調查。
(三)對手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是商戰取勝的訣竅,故任何生意都不能忽視對競爭對手的調查。一般說來,競爭對手包括現在的競爭對手和潛在的競爭對手兩種。
競爭對手指同行業或者營業性質相近者。他們的存在被認為是創業者創業的不利條件,因為它們已占取了商業圈中有限的顧客消費量。俗話說:同行是冤家。其實,也並不完全是。如果是經營上無特色、價格不合理、服務質量不佳的競爭對手,那麼更能使新開的店鋪脫穎而出,相形見優;如果競爭對手經營的路線和品種與新開店鋪並不一樣,那麼即使同行業也可以避免競爭,各朝一定的領域發展,大家共存共榮,並行不悖。還有有些行業因同行集中在一起,反而會形成一個別具特色的商業街,如廣州的“女人街”“電器城”等。這樣就會吸引更多的顧客量,生意也會不錯。所以,同行並不一定是冤家。市場競爭促使商家去尋找適合各自發展的領域,能夠帶來商業的共同繁榮。通過對競爭對手店的調查,創業者可以了解本行業在此的發展狀況、營運狀況,也可以趁機向同行請教,增加成功幾率。
對競爭對手進行調查時,可以先以選定的店鋪地點為中心,以500米為(小城市或郊區路段可增大)半徑劃一個圈,將圈內的同行業或者行業性質相近的店鋪名稱記錄下來,然後按照競爭店鋪調查表的項目逐一做調查,其中同行業店鋪為第一類競爭對手,行業性質相近的店鋪則為第二類競爭對手。
對競爭店的調查,目的是為了了解競爭店的經營動向。因此,必須經常注意觀察,采用最好的調查方法。對競爭店調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假買調查、團體調查法、觀察法、家訪法、電話調查法。
(1)假買調查。假買調查,即假裝作為實際的顧客去競爭店買東西。然後調查其店內的陳列狀況,店鋪布局、商品結構、顧客層、接客態度和服務狀況等。
(2)團體調查法。召集一部分競爭店的顧客,以團體形式聽取競爭店的情況。這種調查一般由專門的調查員來進行,主要調查競爭店的長處以及吸引顧客的理由等等。在調查過程中,調查內容可五花八門,目的是不讓顧客知道這是在調查其他店鋪,但又必須達到調查目的。
(3)觀察法。通過觀察各個競爭店中顧客的購買情況來了解競爭店的銷售額、各類商品銷售情況等。
(4)家訪法。通過家訪的方式了解顧客對附近競爭店的評價。
(5)電話調查法。采用電話調查各類顧客對競爭店的評價和要求。在進行電話調查法時要先列好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