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喇叭形也有可能會失敗,即會向上突破,尤其在喇叭形的頂部是由兩個同一水平的高點連成,如果股價以高成交量向上突破,那麼顯示前麵上升的趨勢仍會持續。但對於穩健保守的投資者而言,“寧可錯過,不能做錯”,不必過於迷戀於這種風險大於收益的行情,畢竟喇叭形的構築頭部概率十分大。
2.菱形形態分析
菱形又稱為鑽石形,是喇叭形、對稱三角形、頭肩頂的綜合體。形態猶如鑽石或平行四邊形,其頸線為V字狀。左半部類似於喇叭形,右半部類似於對稱三角形,喇叭形確定之後趨勢就是下跌,而對稱三角形又使下跌暫時推遲,但終究沒有擺脫下跌的命運,而喇叭形與對稱三角形結合,成為錯綜複雜的菱形。與喇叭形相比,其更具向下的意願。一般,可從以下幾個方麵分析菱形形態:
(1)菱形形成過程中的成交量較多,左邊喇叭形成時成交量較大且呈現不規則的波動,右邊對稱三角形成交量越來越小。
(2)菱形很少為底部反轉,通常它在中級下跌前的頂部出現,其形態完成後往往成為空頭大本營,是個轉勢形態。
(3)當菱形右下方支持跌破後,就是一個沽出信號。其最小跌幅的量度方法是從股價向下跌破菱形右下線開始,量度出形態內最高點和最低點的垂直距離,這距離就是未來股價將會下跌的最少幅度。因此形態越寬跌幅也越大,形態越窄跌幅越小。
(4)菱形有時也成為持續形態,出現在下降趨勢的中途,菱形形成之後將繼續下降。
6.4三角整理形態分析
1.對稱三角形形態分析
對稱三角形一般情形之下是屬於整理形態,即價格會繼續原來的趨勢移動。它是由一係列的價格變動所組成,其變動幅度逐漸縮小,亦即每次變動的最高價低於前次的水準,而最低價比前次最低價水準高,呈一壓縮圖形。如從橫的方向看價格變動領域,其上限為向下斜線,下限為向上傾線,把短期高點和低點,分別以直線連接起來,就可以形成一對稱的三角形。
對稱三角形成交量,因越來越小幅度的價格變動而遞減,正反映出多空力量對後市猶豫不定的觀望態度,然後當價格突然跳出三角形時,成交量隨之而變大。
若價格往上衝破阻力線(必須得到大成交量的配合),便是一個短期買入信號;反之,若價格往下跌破(在低成交量之下跌破),便是一個短期沽出信號。
下降趨勢出現,當價格從A點流入對稱三角形及交易徘徊在這個區域。趨勢線亦在隨後兩個月出現(A點至C點和B點至D點)。在E點,價位開始穿破阻力線,嚐試轉勢,但不成功,卻成為一個假突破。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可提醒投資者必須等待收市後的信號,及並留意破位是否準確或是否一個好的入市位。在E點,價格在趨勢線下開市,確認先前的信號是假的。隨後,價格穿破三角形的下點及大量沽盤,確認了對稱三角形的下跌趨勢持續。
2.上升三角形形態分析
上升三角形通常在回升高點的連線趨近於水平而回檔連線的低點,逐步墊高,因而形成往上傾的上升斜線,而在整理形態的末端,伴隨著攻擊量能的擴增,一般往上突破的機會較大。
價格在某水平呈現強大的賣壓,價格從低點回升到水平便告回落,但市場的購買力仍十分強,價格未回至上次低點便即時反彈,持續使價格隨著阻力線的波動而日漸收窄。我們若把每一個短期波動高點連接起來,便可畫出一條阻力線;而每一個短期波動低點則可相連出另一條向上傾斜的線,便形成上升三角形。成交量在形態形成的過程中不斷減少。
上升三角形顯示買賣雙方在該範圍內的較量,但買方的力量在爭持中已稍占上風。賣方在其特定的價格水平不斷沽售,不急於出貨,但卻不看好後市,於是價格每升到理想的沽售水平便即沽出,這樣在同一價格的沽售形成了一條水平的供給線。不過,市場的購買力量很強,他們不待價格回落到上次的低點,便急不可待地購進,因此形成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需求線。
上升三角形在最初形成時,價格亦開始向上升。整個形態發生在3個月內,但並沒有穿破B點、C點及E點的阻力線。而較高的低位A點至D點至F點,代表正在積聚及市況會繼續上升。在整個過程中,成交量比預期弱,但在F點開始趕上。而價格剛好受製於支持線,然後反彈升穿阻力位G點,而且G點的成交量很高。上升三角形形態確認後,市勢將會持續上升。
3.下降三角形形態分析
下降三角形通常在回檔低點的連線趨近於水平而回升高點的連線則往下傾斜,代表市場賣方的力量逐漸增加,使高點隨時間而演變,越盤越低,而下檔支撐的買盤逐漸轉弱,退居觀望的賣壓逐漸增加,在買盤力量轉弱而賣壓逐漸增強的情況下,整理至末端,配合量能溫和放大,而價格往下跌破的機會較大。
下降三角形的形狀與上升三角形恰好相反,價格在某特定的水平出現穩定的購買力,因此每回落至該水平便告回升,形成一條水平的需求線。可是市場的沽售力量卻不斷加強,價格每一次波動的高點都較前次為低,於是形成一條下傾斜的供給線。
下降三角形同樣是多空雙方的較量表現,然而多空力量卻與上升三角表所顯示的情形相反。
下降三角形在最初形成時,價格亦開始向下滑。整個形態發生在4個月內,但沒有穿破支持線的A點、C點及E點。而最底的高位在B點、D點和F點,代表投資者看淡後市。在下降三角形形成的過程中,成交量的數值比預期弱,但在F點開始趕上,而阻力線亦非常強勁,在最後的上試阻力不成功,價格隨即回調及跌穿G點的支持位。而且G點的成交量也很高。下降三角形形態確認後,市勢持續下跌。
6.5旗形、楔形和矩形形態分析
1.旗形形態分析
旗形的形態就像一麵掛在旗頂上的旗幟,通常在急速而又大幅的市場波動中出現。價格經過一連串緊密的短期波動後,形成一個稍微與原來趨勢呈相反方向傾斜的長方形,這就是旗形走勢。旗形走勢分為上升旗形和下降旗形。
當價格經過陡峭的飆升後,接著形成一個緊密、狹窄和稍微向下傾斜的價格密集區,把這密集區的高點和低點分別連接起來,便可畫出兩條平行而下傾的直線,這就是上升旗形。當價格出現急速或垂直的下跌後,接著形成一個波動狹窄而緊密,稍微上傾的價格密集區,像是一條上升通道,這就是下降旗形。
形態完成後價格便繼續向原來的趨勢移動,上升旗形將有向上突破,而下降旗形則往下跌破。上升旗形大多數在牛市末期出現,因此暗示升市可能進入尾聲階段;而下降旗形則大多數在熊市初期出現,顯示大市可能作垂直式的下跌,因此形成的旗形細小,大約在三四個交易日內已經完成,但如果在熊市末期出現,形成的時間較長,且跌破後隻可作有限度的下跌。楔形較常出現在一個漲勢或跌勢的中心位置,即上漲中的中段整理及下跌過程中的反彈逃命波,而成交量大多數在整理過程中逐漸減少,在突破或跌破後量能又接著放大。
在上升趨勢中,楔形旗是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在下降趨勢中,則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傾斜,形狀與旗形相似,頗像船尾所懸掛的旗幟。在一個上升的市況,因A點出現大量成交,旗在這裏形成。在多個星期的整固期後,價格嚐試在楔形旗的頂部試高(即B點)。當穿破阻力位,再加上成交量上升,圖形確認及升勢將持續。
2.楔形形態分析
(1)上升楔形。
上升楔形是指股價經過一次下跌後有強烈技術性反彈,價格升至一定水平又掉頭回落,但回落點轉前次為高,又上升至新高點比上次反彈更高,又回落形成一浪高一浪之勢,把短期高點相連,短期低點相連形成一條同上傾斜直線,下麵一條則較為陡峭。
上升楔形通常拖延至3~6個月時間,並能提供投資者一個警號――市勢正在逆轉中。上升楔形的形成,最少以兩點高點,以每點的最高及先前的最高點連成一條最高的阻力線;同樣,最少以兩點低點,以每點的最低及先前的最低點連成一條最低的支持線。在上升楔形中,價格上升,賣出壓力亦不大,但投資人的興趣卻逐漸減少,價格雖上揚,可是每一個新的上升波動都比前一個弱,最後當需求完全消失時,價格便反轉回跌。因此,上升楔形表示一個技術性的意義之漸次減弱的情況。當其下限跌破後,就是沽出信號。
價格於7月中由一個跌市開始慢慢下跌,在A點和B點分別形成新高。但相對強弱指數(RSI)顯示,由A點至B點間的升幅卻出現了頂背馳。當下斜線與價格相遇,上漲趨勢沒有足夠的動力使價格向上,價格隨即跌穿支持線C點,下跌趨勢因此而持續。
(2)下降楔形。
下降楔形是出現在上升價格頂部的一種常見形態。在價格出現上下小幅波動的整理期間,下降楔形可分為持續圖形和逆轉圖形兩種。
下降楔形呈向下傾斜,直到相遇現時的上升走勢。反之,逆轉圖形亦同樣呈向下傾斜,但成交則順勢下降。無論任何一種類型,這圖形都被視為看好。
下降楔形通常也拖延至3~6個月時間,並能提供投資者一個警號――市勢正在逆轉中。下降楔形的形成,最少以兩點高點,以每點的最高及先前的最高點連成一條最高的阻力線;同樣,最少以兩點低點,以每點的最低及先前的最低點連成一條最低的支持線。
價格經過一段時間上升後,出現獲利回吐,雖然下降楔形的底線往下傾斜,似乎說明了市場的承接力不強,但新的回落浪較上一個回落浪波幅更小,說明沽售力量正減弱中,加上成交量在這階段中的減少可證明市場賣壓的減弱。
在下降楔形中,價格上升,賣出壓力亦不大,但投資人的興趣卻逐漸減少,價格雖上揚,可是每一個新的上升波動都比前一個弱,最後當需求完全消失時,價格便反轉回跌。因此,下降楔形表示一個技術性的意義之漸次減弱的情況。當其下限跌破後,就是沽出信號。下降楔形的出現告訴我們升市尚未見頂,這僅是升後的正常調整現象。一般來說,形態大多是向上突破,當其上限阻力突破時,就是一個買入信號。
一個下降楔形例子,價格一直向下滑,以A點和B點,分別形成兩個新低。但移動平均背馳指標(MACD)顯示,在A點至B點間的跌幅卻出現了底背馳。當下斜線與價格相遇,下漲趨勢沒有足夠的動力把價格推低,價格隨即升破C點的阻力位。上升趨勢因此而持續。
3.矩形形態分析
矩形又叫箱形,也是一種典型的整理形態。價格上升到某水平時遇上阻力,掉頭回落,但很快便獲得支持而回升,可是回升到前次相同高點時卻再一次受阻,而挫落到上次低點時則再得到支持。這些短期高點和低點分別以直線連接起來,便可以繪出一條通道,這通道既非上傾,亦非下降,而是平行發展,這就是矩形形態。
一般來說,矩形形態在當市道牛皮整理,上升市和下跌市中都可能出現,長而窄且成交量小的矩形在原始底部比較常出現。突破了上下限後有買入和賣出的信號,漲跌幅度通常等於矩形本身寬度。當向上突破上限阻力時,就是一個“買入信號”。反之,若往下跌破時,則是一個“沽出信號”。矩形形成的過程中,除非有突發性的消息擾亂,其成交量應該是不斷減少的。如果在形態形成期間,有不規則的高成交出現,形態可能失敗。當價格突破矩形上限的水平時,必須有成交量激增的配合;但若跌破下限水平時,就不須高成交量的增加。
矩形呈現突破後,價格經常出現反抽,這種情形通常會在突破後的3天至3星期內出現。向上突破後的反抽將止於頂線水平之上,往下跌破後的假性回升,將受阻於底線水平之下。在5月初,矩形圖形在一個下跌市開始形成,看來市況已見底,而成交量也很小。直至7月初,成交量開始增加,清晰顯示價格突破在即,走勢向下,跌勢持續。
6.6杯柄形、圓底和價格通道形態分析
1.杯柄形形態分析
杯柄形是一種持續上升的形態,它跟隨上通道的突圍而形成一段整理的時間。杯柄形態可分為兩部分:杯及杯柄。當某時段價格上漲,一個杯形隨之而形成,它的外觀好像一個碗或者圓底,亦像是一個呈U字的形態。因為與V形相比,U形比較平坦,故此杯形可以確定是一種在底部具有強烈支持的整理形態。
當杯形形成後,短期的成交,便是杯柄的進化期。由杯柄範圍隨後突圍,並提供一個較強烈的上升趨勢信號。通常杯柄的回調越短暫,越形成上升趨勢及加強突圍。當突圍出現時,成交量明顯是上升的。
在遇到A點的阻力位前,價格正在上升。不到6個月,杯的形態已形成,而且相遇阻力位B點。價格隨後徘徊在同一個交易價格約一個月,然後穿破阻力位,確認了杯柄形。成交量也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指標,確認這圖形的準確性。成交量在突破前後增加,代表出現大量買家。
2.圓底形態分析
圓底又稱為碟形或碗形,是一種逆轉形態,但並不常見。此類形態大多數出現在一個由熊市轉為牛市的長時間整固期。但在我們的例子中,是以短時間的整固期為例。
圓底常常在一個長期跌市後出現,低位通常記錄新低及回跌。圓底形態可分為三部分:下降、最低及上升。
形態的第一部分是下降:即帶領圓形到低位。下降的傾斜度不會太過分。第二部分是圓弧底的最低位,與尖底很相似,但不會太尖。這部分通常出現時間較長,可達一個月。最後是上升部分,通常是大約與下降所用時間相同。如上升部分升得太快,便會破壞了整個形態,而且變為假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