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成交量的分析(1 / 3)

5.1什麼是成交量

成交量――指當天成交的股票數量。一般情況下,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投不活躍。成交量是判斷股票走勢的重要依據,對分析主力行為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投資者對成交量異常波動的股票應當密切關注。其中總手為到目前為止此股票成交的總數量,現手為剛剛成交的那一筆股票數量。單位為股或手。

成交量可以在分時圖中繪製,也可以在日線圖、周線圖甚至月線圖中繪製。一般行情分析軟件中,上麵的大圖是主圖,下麵的兩個小圖,其中一個就是成交量或成交額。國內A股市場是資金推動的市場,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但在國外成熟市場,成交量主要是用於印證市場走勢。

關於成交量的股諺有:“量在價先”,即天量見天價,地量見地價;“底部放量,閉眼買進。”據此操作,成功率較高,機會也不少。

由於市場製度的不完善,主力為了達到資金出局的目的,常常采用大單對敲的形式活躍市場,引誘別的資金跟風,因此,成交量指標出現騙量是常有的事,切不可機械地運用成交量理論指導操作。

因為成交量主要用於印證市場走勢,在上升趨勢中,成交量應在價格上升時增加,而在價格回調時減少。一旦價格超過前一個波峰,而成交量減少,並且還顯示出在回調中增加的傾向,此時上升趨勢往往會進一步下跌。在下降趨勢中,成交量的表現正好相反。

成交量水平代表了價格運動背後多空雙方競爭的激烈程度,它能幫助圖表分析師很好地估量多空雙方的實力。因此帶有巨大成交量的交易時段往往代表著重要的意義,如反轉日就經常伴隨著巨大成交量。

買盤+賣盤≠成交量

(1)買盤和賣盤相加為何不等於成交量。

目前滬深交易所對買盤和賣盤的揭示,指的是買價最高前五位揭示和賣價最低前五位揭示,是即時的買盤揭示和賣盤揭示,其成交後納入成交量,不成交不能納入成交量,因此,買盤與賣盤之和與成交量沒有關係。

怎樣看出成交量中哪些是以買方成交或哪些是以賣方成交?這裏有一個辦法:在目前股票電腦分析係統中有“外盤”和“內盤”的揭示,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這樣就可以區分成交量哪些以買方成交、哪些以賣方成交。

(2)外盤、內盤。

在技術分析係統中經常有“外盤”、“內盤”出現。委托以賣方成交的納入“外盤”,委托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外盤”和“內盤”相加為成交量。由於以賣方成交的委托納入外盤,如外盤很大,意味著多數賣的價位都有人來接,顯示買勢強勁;而以買方成交的納入內盤,如內盤過大,則意味著大多數的買入價都有人願賣,顯示賣方力量較大。如內盤和外盤大體相近,則買賣力量相當。

5.2成交量的分類

1.天量與地量

(1)天量。

股票價格持續上漲較長時間之後,成交非常活躍,市場人氣相當鼎盛,利好傳聞滿天飛。此時由於股價上漲幅度巨大,引發理性投資者大規模的獲利回吐和恐慌性拋售,成交量出現急劇放大後股價也隨之出現深幅的回落,此時的巨大成交量就稱為“天量”。

創曆史紀錄的超大成交量產生之後往往就是股價的見頂回落並產生反轉,要在之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對被市場鼎沸人氣所推動的已經超出理性的股價進行修正。因此在天量出現之後,應該是中長線退出的最佳時間。

(2)分析天量時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如何界定天量。

當翻開曆史走勢的時候,投資者當然很容易判斷出哪些成交量為天量,但在股票投資實戰中,要在成交量出現大幅放大之時及時判斷成交量水平是否屬於天量就是一項很考功力的事情了,因為往往有時候一個曆史記錄的成交量出現了,可能過不了幾天會有更大的成交量。那麼怎麼判斷巨大的成交量是否屬於天量呢?這是技術分析者們都非常關心的問題,而且也都試圖找出一個較易計算的公式或標準去判斷天量,但實際上市場變幻無常,想簡單地判斷出天量談何容易!對天量的判斷主要依靠分析者本身的市場經驗,但從以往經驗可以總結出,天量出現時通常都具備以下幾個條件:①天量出現之前股價已經出現連續上漲,且上漲的幅度很大,目前價格已經很高;②股價進入飆升末期,連續大幅上揚後出現上漲乏力;③市場人氣鼎沸,交投異常活躍,利好傳聞到處亂飛;④成交活躍度非常大,換手率連續數日保持在10%以上。

②天量出現時應該怎樣操作。

一旦出現天量,那麼股價離見頂回落就不會很遠了。在這個時候,中長線投資者就應該著手拋出手中的股票。但是具有豐富市場經驗的投資者都知道,由於這段時間股價仍然會有很大的慣性上衝時機,拋得過早將不利於利潤的最大化。要怎樣拋才能獲得盡可能多的利潤呢?在這裏介紹一種“倒金字塔”賣出方法:在第一次出現巨大成交量時,投資者開始部分拋出手中的股票,以持倉量的1/4為宜;當股價繼續上漲並創下新高之後再拋出持倉量的1/4並加碼賣出,加碼的幅度為1/4的1/3(即持倉量的1/12):第三次則在第二次賣出數量的基礎上再加碼賣出,將所有股票出清。如此一來,就可以使拋出股票的價格水平與股價頂點接近,從而盡可能地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在出現天量的時候,往往也是短線好手搏取短線超額利潤,“在刀口上舔血”的好時機,但一般都應該設定好止損位,一旦判斷出現錯誤就及時“壯士斷臂”,以減少損失。設立止損很多人都會,但是在出現天量時搏取短差設定止盈點也是相當關鍵的,因為設立止盈可以幫助投資者克服“貪心”這一心理障礙,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風險。

(3)地量。

股票價格持續下跌較長時間之後,市場人氣相當渙散,利空傳聞仍然不絕於耳,此時由於股價下跌時間跨度和價格幅度都很大,該拋股票的投資者早已經拋出了,剩下的都是堅定中長線持有的投資者,因此股票的拋售壓力越來越輕,但同時買盤也寥寥可數,導致成交量逐步萎縮。當成交量縮到不能再縮的情況下,股價將在此形成穀低並開始向上,此時嚴重萎縮的成交量就稱為“地量”。

地量通常都是原始空頭市場結束的標誌之一,股票市場上有句股諺是“地量之後是地價”,反映了每當成交量萎縮到地量時通常都預示股價即將見底回升。因為當成交量萎縮到不可能再萎縮的情況下,顯示場內持股的投資者十分惜售,不願意再拋出股票,拋壓越來越輕,如果此時買盤稍微放大,則股價就會出現回升。因此在空頭市場末段以及多頭市場中,地量的出現往往都是市場即將見底的信號,也是中長線投資者開始對股票進行建倉的好時機。

“地量”之所以會見“地價”,通常的解釋是沽盤枯竭,做空的動能已釋放殆盡,股價跌無可跌,所以大市見底。但這樣的解釋隻要一推敲就不免籠統:在多頭市場中,由於大部分投資者對後市較具信心、堅定看好,願意持股待漲而不為微利所惑;或者獲利籌碼為機構與莊家所控,高度鎖定而不拋出――在這兩種情況下,就不存在獲利盤枯竭、殺跌動力消耗已盡的問題。市場的惜售(地量),是在多頭力量仍掌握大局、支配大市走向的形勢下出現的。因此隻要“地量”一出現,拋壓一顯輕,多頭就馬上轉入反攻,“地價”(也就是底)便隨之而出。地量出現的幾種情況:

①地量在行情清淡的時候出現。當行情長期處於清淡的時候,持股的不想賣股,持幣的不願買股,地量就出現了。這一時期往往是長線買家進場的時機。

②地量在股價即將見底的時候出現得也很多。一隻股票在經過一番炒作之後,總有價格向價值回歸的過程。在其漫漫下跌途中,雖然偶有地量出現,但很快就會被更多的拋壓淹沒。而在股價即將見底的時候,該賣的都已經賣了,沒有賣的也不想再賣了,於是,地量不斷出現,而且持續性較強。一般到連續出現地量的時候,距離真正的底部也不會很遠了。

③地量在莊家震倉洗盤的末期也常有出現。莊家如何判斷自己震倉是否有效,是否該告一段落呢?方法與手段很多,地量的出現便是技術上的一個重要信號。此時,持股的不願意再低價拋售,或者說已經沒有股票可賣了,而持幣的由於對該股後市走向迷茫,也不敢輕易進場搶反彈,於是成交清淡,地量便油然而生,而且一般還具有一定的持續性,這一時期往往是中線進場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