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目前,騰訊構建了QQ、騰訊網、QQ遊戲以及拍拍網這四大網絡平台,形成中國規模最大的網絡社區。截至2010年初,騰訊即時通訊工具QQ的注冊賬戶數已經超過10.57億,活躍賬戶數超過4.84億,1億同時在線賬戶,QQ遊戲的同時在線人數達到8663萬,騰訊網已經成為了中國瀏覽量第一的綜合門戶網站,電子商務平台拍拍網也已經成為了中國第二大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2010年1月初,騰訊市值折合約400億美元。這一數字高於同日納斯達克收盤時,雅虎市值的203.35億美元、eBay市值的281.7億美元,繼Google的市值1451.86億美元之後,躍居全球網絡股的亞軍。然而,誰曾想到創造這一切的竟然是一個剛過而立之年的青年,可以說,騰訊的每一步發展都是馬化騰自身成長的縮影。
一、小企鵝的誕生
1993年馬化騰從深圳大學畢業,他先在深圳的一家電訊公司做程序員,主要開發尋呼軟件。在同事眼中,這個廣東潮陽人不是很愛說話,在工作之餘最大的愛好就是上網,屬於較早接觸網絡的人。1998年11月,馬化騰和大學同學張誌東一起注冊成立了騰訊公司。最初的騰訊與尋呼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騰訊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為尋呼台做係統集成,而“QQ”軟件也被稱為“網上中文尋呼機”。一開始,公司的發展比較艱難,潮州人的吃苦耐勞精神在馬化騰身上得到了體現,他和張誌東兩人,既是工程師,也是推銷員,關係到整個公司十幾人的吃飯問題。在那段時間裏,公司小,為了給人留下大公司的印象,馬化騰在名片上總印著“工程師”的頭銜,而不是實際上的“總經理”,這可能也是潮州人精明的一麵。
QQ軟件一開始是騰訊公司的贈品,後來被馬化騰他們掛到了網上供免費下載。一段時間之後,QQ即時通訊在年輕人中間逐漸流行起來,迅速從高等院校的學生擴展到其他人群。對於QQ軟件的流行,關鍵原因在於其使用方便。而這一特性是馬化騰一貫追求的。馬化騰在設計軟件時,喜歡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不做這個軟件,客戶會損失什麼。因為他覺得,隻有客戶認為好,客戶覺得好用,軟件才有生命力,才可能賺錢。這得益於他早期開發尋呼軟件的經驗,也源自於潮汕商人的性格特征。
隨著QQ的流行,注冊人數越來越多,普通PC已經無法維持QQ的運行了,而當時買一台服務器將是一筆很大的支出。馬化騰他們想了個替代辦法,將自己的普通PC放到寬帶環境的機房裏,然後將自己的軟件偷偷放在別人的服務器上運行。再後來,連這種投機取巧的做法都行不通了,注冊人數幾乎成垂直增長趨勢,馬化騰開始考慮賣掉QQ。但是,因為他堅持要賣個高價,並且要賣給多個公司,QQ軟件一直沒能賣出去。
二、小企鵝的成長
QQ沒有賣掉,馬化騰開始自己經營這項業務。注冊人數還在不斷增加,服務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馬化騰不得不到處尋找投資者。找銀行貸款,銀行拒絕了,因為沒有聽說過可以用“注冊用戶數”抵押貸款的;找國內投資商,人家更關心的是騰訊有多少固定資產,比如電腦、桌子、椅子等。還好,1999年的第一屆深圳高交會給騰訊提供了一個機會。馬化騰在深圳高交會上拿到了來自電訊盈科和IDG的第一筆風險投資。IDG和盈科數碼投資220萬美元,各占騰訊20%股份,騰訊創業團隊占剩餘的60%股份。雖然拿到了風險投資,暫時渡過了難關,但並不意味著騰訊不缺錢,騰訊依然需要資金,注冊用戶數的猛增還是讓馬化騰有點吃不消。但即使是這段時間,馬化騰也一直專注著QQ軟件研發,沒有過早地嚐試多元化。因為他覺得,隻有把軟件做好了,才會有其他的希望。憑著對技術的執著,對QQ軟件的執著,馬化騰放棄了很多機會,但他抓住了最大的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