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分眾傳媒的融資之路(1 / 1)

分眾傳媒(Focus Media)是中國領先的數字化媒體集團,創建於2003年,產品線覆蓋商業樓宇視頻媒體、賣場終端視頻媒體、公寓電梯媒體(框架媒介)、戶外大型LED彩屏媒體、電影院線廣告媒體等多個針對特征受眾、並可以相互有機整合的媒體網絡。分眾傳媒以中國都市人群為核心目標人群,覆蓋中國最廣泛的高收入群體,以獨創的商業模式、媒體傳播的分眾性、生動性贏得了業界的高度認同。2005年7月,分眾傳媒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海外上市的中國純廣告傳媒第一股,並以1.72億美元的募資額創造了當時的IPO紀錄。2007年12月24日,分眾傳媒正式被計入納斯達克100指數,成為第一個被計入納斯達克100指數的中國廣告傳媒股。

分眾傳媒成功的背後閃耀著風險投資的身影。2003年分眾傳媒成功獲得日本軟銀的首輪私募股權投資,隨後又成功完成以鼎輝投資基金為首的國際基金的第二輪私募股權融資,兩年內又完成了美國高盛和歐洲3i投資集團近3000萬美元的第三輪股權融資。可以說,分眾傳媒是近年來中國本土公司私募股權融資的一個不可多得的經典案例。綜合分析,分眾傳媒的成功得益於以下三大要素:

一、合理估值,準確定位

如何給融資公司估值,是所有參與者必須麵對的一個頭痛難題。是偏高了還是偏低了?以何公司作為參照物、以何財務數據作為參數?而公司投資前估值又與公司的融資額以及增發新股的比例,緊密相連。

對於類似分眾傳媒這樣成立曆史短、商業模式具創新性且發展快速的年輕公司,如果公司已有一定的財務數據,可考慮用12個月的財務數據,根據美國公認會計原則(GAAP)或國際會計準則(IAS)重新計算的淨利潤,進行評估。這樣就合理地把公司未來可預期、亦較能實現的增長空間,反應在公司的投資前估值裏;同時也應考慮采用為國際資本市場所接受的私募股權市盈率,從而創造一個可讓公司和投資方共贏的局麵,一邊是公司得到一個合理的估值,另一邊是國際機構投資人能以一個合理的市盈率(PE)投資。

與此同時,如果公司對未來充滿信心,願意對融資後一、兩年的財務表現做出某種形式的承諾,那麼公司的估值可能還可以提高,至少投資人的信心指數會顯著上升。

二、把握大局,因勢利導

融資活動一般分為四個階段:前期,公司與投資谘詢公司等財務顧問確定合作關係,並由財務顧問完成中、英文商業計劃書和公司簡介,以及公司的財務預測和募集資金用途說明;隨後,由財務顧問介紹公司與潛在投資人見麵,並由潛在投資人作初步盡職調查;若雙方都願意再往下走,投、融資雙方在財務顧問參與下,磋商商業條款並最終簽訂投資主要條款;最後,由財務顧問主持並會同律師、會計師等的配合,進入投資協議起草、商議和定稿程序,在投資方完成其盡職調查後,各方即可簽署投資法律文件。在此之後的一至四周內,投資方將投資資金彙入公司銀行賬戶,公司則增發新股予投資人,至此整個交易完成。

在上述四個階段中,投融資雙方或多方會就許多問題,產生不同的想法和意見,尤其在公司估值、投資比例、投資人優先保護條款、公司治理和管理權歸屬等重大問題上,因此,財務顧問的作用舉足輕重。一方麵,財務顧問可以就上述問題為公司提供專業的意見,使公司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麵,財務顧問可以發揮其第三方的有利位置,斡旋、協調談判雙方或多方,控製談判節奏,成為談判對手之間的一道緩衝,使艱難而緊張的談判進行得更為順暢,大大提高談判的成功率。

分眾傳媒的CEO和創始人在與投資方會談中,能把握大局,因勢利導,並能充分發揮財務顧問的作用,小事上能讓則讓,大事上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並重,把投資方的積極性恰到好處地引發出來。另一方麵,國際投資基金的全力配合,及各基金之間微妙的互動壓力,使分眾傳媒第二輪私募融資得以在不到四個月的短時間內就順利完成,並出現機構投資人超額認購的局麵。這在近年來的中國私募股權融資和風險投資領域,都是極為罕見的。

三、創新業務,成熟團隊

誠如其名所喻,分眾廣告媒體業是一個嶄新、極具創新活力的,融戶外媒體、數字娛樂、IT技術等於一體的新型廣告媒體產業,在國外也無成型的商業模式可供參考。分眾傳媒的創始人及其團隊,憑借其經營廣告代理近十年的行業經驗,率先獨辟蹊徑地開創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符合自身發展的商業模式和贏利模式。

在錯綜複雜的投融資商業談判中,分眾傳媒公司的年輕團隊,表現出果敢、幹練和沉著的品質。他們熱情洋溢的陳述,始終讓潛在投資人感受到創業的激情。優秀的團隊及其領導人,始終是投融資成功的第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