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兩英雄夜探幽州城,賽元霸師徒投大宋(2 / 3)

紅臉大漢道:“師父,你老人家到哪,徒兒跟隨到哪;我身為平南大元帥,卻無權指揮軍隊,調動人馬,反受製於智雲,不幹也罷。”

於文龍一聽,心道:“此人就是平南元帥馬剛啊。”不由得一陣歡喜,遂輕打門環。

老道驟驚:“不好,門外有人!”

馬剛抽鞭要開門出去。老道阻止道:“慢,此非幽州之人,料必是宋將。孩子,開門看看。”馬剛、張英各拉兵刃,慢慢開門。

門開之際,老道的寶劍已抵到了於文龍的頸上,厲聲道:“你是哪路賊人?半夜三更竟敢來我軍師府!”

於文龍低聲道:“仙師莫要誤會,我非北國之人,家住宋都汴京,宋王天子殿前稱臣,曾為鎮京元帥,現是征北二路元帥於文龍。”於文龍話剛說完,老道遂將劍收回,道:“請,於元帥。”

於文龍邁步進屋,兩個徒弟立即在門口把守。

二人落座,於文龍施禮道:“多有冒犯,懇望仙師恕罪,敢問仙師尊號?”

老道開口:“吾乃北國幽州護國大軍師,位列第八,閉眼敖神金中啟是也。剛才兩位是我的徒弟,白臉者是大徒弟,名叫張英,人送外號‘千手張英’。他原是大宋朝國內銅山寨大寨主;紅臉漢是二徒弟馬剛,大遼平南大元帥。馬尾山一戰,他與智雲太子翻了臉,剛才我們師徒所言,想必於元帥已聞,本道不再多言。”

書中交代,上文已述銅山寨被破,二寨主洪雲慶夫妻二人投了大宋,大寨主張英被生擒活拿,在杜家寨周印要將其推出斬首,多虧洪雲慶夫妻二人求情,周印才放了張英一命,不殺於他。沒想到周印的徒弟白雷、杜壽卻趁送張英出門之機削其十指,令其殘疾。張英回到北國,其師把他的傷手治好,又傳授他使用一對迷魂拍。這對迷魂拍好似一對扁錘,內裝有石灰麵子熏香,和敵人交手,對方不死則亡。因在銅山打了敗仗,張英甚感無顏麵見幽州眾將,遂在軍師府中常住下來。

於文龍急抱拳施禮,道:“方才我已明白,你師徒三人有投宋之意,又顧慮李英周印不納。”

老道頷首。

於文龍道:“仙師若不嫌棄,你師徒三人可否屈駕和我於某兵合一處,將合一家,保真主?文龍願奏明神宗天子,為你們請封。”

閉眼敖神金中啟聞言,麵含微笑道:“於元帥,有你這番話,貧道就放心了。”

於文龍施禮道:“謝仙師。”

老道複言:“於元帥,你不在營中,半夜三更進幽州,到我府上為何?”

於文龍起身抱拳施禮,道:“仙師,在下不言,你也必能猜到於某進幽州所為。”

老道起身還禮:“於元帥,莫非為空雷陣而來?”

於文龍道:“仙師所言不差。”

金中啟道“於元帥,我早料到大宋朝會有能人來幽州探底,尋破陣之法。於元帥若信過貧道,可請先回,三日之內,陣圖由我二徒弟馬剛送去。”

於文龍喜道:“感謝仙師相助。”

金中啟道:“你我乃是一家人了,不必客氣。這裏非久留之處,於元帥請回吧。”言罷,遂送於文龍出門。臨別,於文龍回首道:“仙師若和我聯係,就說是從五台山過來。”

於文龍辭別師徒三人,一個飛身上了屋頂,直奔南平關。過了南平關,直奔鐵板橋,趕往與周印約定地點。

待於文龍趕到約定地點,天已大亮。昆侖俠周印早在約定的三棵樹下急得團團轉,擔心於文龍在幽州城內出事。正焦急之時,見於文龍從北麵跑了過來,渾身是土。周印迎上前,道:“哎呀,於元帥,急煞我也。久不見你返回,一直擔心你有閃失。”

於文龍道:“周大人,哪裏哪裏,我隻是在幽州城裏轉了一會,沒料到時間過得這麼快。”

於文龍沒將在幽州城內見馬剛師徒之事說明。一句未漏,因他立功心切,二是因他知道李英周印和馬剛三年的交戰仇結得太深,三是因上次西郊太子被擒是真投還是假降之情,周印和李英看法不一,故他和馬剛師徒見麵之事未說一字,一免造成內部不和。

二人一起返回馬尾山,到了北山口,於文龍止步道:“周大人,山上我不去了,我已離西山口大營兩三天了,擔心軍中事務,就此分手了。”

周印點頭,二人分手。

再說閉眼敖神金中啟送走了於文龍,師徒三人進了內屋。閉眼敖神金中啟開口道:“孩子,今日見到大宋朝於文龍也是天意呀。智雲太子不仁不義,我們師徒也可倒反西岐。半年來為師亦憋了一口氣,不是為了你們倆,早已遠走高飛,歸山隱修,不問塵間之事了。我為你們留下了立功的機會。空雷陣內消息暗道昨已完工。金時太王侯下旨中午在空雷陣總壇設禦宴慶賀。智雲太子、西郊太子、空眉住持、相當和尚莽雲、月中仙老苗壽、神手無影苗太公等眾人參加,為師雖受邀請,但排位於最外邊。宴前,陣主清虛真人徐平展陣圖於案上,照圖進行表演,按動消息,遼兵遼將內外配合,變化無窮,就是大羅金仙進陣,重則送命,輕則受傷,僅有莽雲能看懂其中奧秘。西夏國的軍師太子亦看得眼花繚亂,為師步步留神觀察,亦僅明白十之七八。酒宴之上,趁敬酒於徐平之時,為師貼近徐平身旁,欲看圖紙,徐平甚謹慎,遂將圖紙卷起。為師隻看清陣圖是畫於牛皮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