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

霍元甲,不會武功。

霍元甲的真名叫吳霍元,是我的初中數學老師。吳老師教我們的時候已經五十多歲,和老年時期的霍元甲很相像。班上的美術特長生劉福平愛看武俠故事,某日在數學課上偷看《霍元甲》,一下課就送給吳老師一個“霍元甲”的綽號。大家一思量,覺得有理,“霍元甲”這個綽號便在班裏傳開,後來還波及到全校,乃至家喻戶曉。

霍元甲之所以能夠家喻戶曉,還在於他的那門醫術。霍元甲年輕時跟人學過醫,因為好學、忠厚,得師傅真傳,掌握了治療胃病的獨門秘方。每天都有方圓幾裏的人趕來他家求醫,有時還到學校來找他。求醫者往教室門口一站,霍元甲就暫停講課,先打發求醫者到他的辦公室裏稍等片刻,然後繼續回到教室上課。等下課了,他就領著求醫者到他家就診。

校長並沒有責怪霍元甲。這並不是因為霍元甲救過校長母親的命,而是因為,教書育人、救死扶傷,本來就是一家子的事,隻要不耽誤教學就行。這是校長的原話。

還有一個原因,霍元甲手下的曆屆學生的考試成績都不錯。他從初一帶到初三,三年一個輪回,每屆中考都有超過半數的學生考上重點高中,這對於這所偏僻的鄉鎮中學來說,算是佼佼者了。

同校的老師都說,曆史上的霍元甲教武功有一套,我們的霍元甲教學生有一招,就像他的那劑獨門秘方。

霍元甲教書的確厲害,從不備課,卻能做到心中有數,講解題目時條條是道;更難得的是,他對差生也是教導有方,經過幾次麵對麵的私下談話,能讓那些差生變得主動學習。劉福平初一時的名次排在班上倒數第二,中考卻考上了一個還不錯的中專藝術學校。

劉福平和我同桌,我們的關係一直不錯。大一那年暑假,我在初中校門口遇見劉福平。他在縣城經營了一家規模不小的工作室,這次也是回母校尋訪、追憶的。寒暄幾句後,我們說起了霍元甲。

如今霍元甲已經退休了,聽說現在在家潛心專研醫術,名聲越來越大。

我們相約去拜見霍元甲。他的家還在學校旁邊,我們進去時,他正在給一名消瘦的男子把脈。沒多久,男子就拎著一劑中藥,點頭哈腰地出了家門。

霍元甲還記得我們,聽說我們都有出息了,臉上堆著笑。

霍元甲對劉福平說,你小子,當年贈送我“霍元甲”這個綽號,我還得感謝你呐!

您早就知道是我給您取的綽號?劉福平笑了笑,吃驚地問道,為什麼要感謝我呢?

平日裏我不愛看書,那次你們政治老師從你手中收繳了那本《霍元甲》,我借來看了一遍,受益匪淺啊。那本書現在還在我手裏呢,我經常翻一翻……霍元甲抿了口茶,接著說,霍元甲是一代宗師,他傳授的武功既能強身健體,又能鋤強扶弱、報效民眾。教書從醫,其實也是這個理兒。霍元甲教弟子也很講究方法,對你們這群小兔崽子,我也是煞費苦心啊……

我和劉福平以茶代酒,敬了霍元甲一杯。

我和劉福平再去霍元甲家,已是兩年之後。班長逐一給初中同學打來電話,告訴了我們一個不幸的消息:霍元甲吃了大半輩子的粉筆灰,不久前得肺結核去世了。

出喪那天,能聯係上的初中同學都趕來了。我和劉福平來得最早。靈堂正中間擺放著霍元甲的遺像,劉福平一看,眼淚嘩地流了出來。

兩年前的那次拜訪,劉福平放下茶杯後,打趣說了一句,老師您要是能留一點上唇胡須,就更像霍元甲了。霍元甲當時隻是一笑而過,並沒有說什麼……

遺像上的霍元甲,已然留著一排上唇胡須,正氣而莊嚴。

門外,天陰得發沉,方圓幾裏來送葬的人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