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在朝鮮戰場的三張照片
曆史人物鉤沉
巴金在朝鮮前線,留下了許多感人的照片。在眾多的照片中,攝影家李書良拍攝的巴金在誌願軍六十五軍的三張照片特別引人注目。
在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中,這些照片記錄的不僅僅是瞬間的曆史,更是戰爭年代獨特的敘述和情感,是對人民軍隊征戰細節的揭秘與展示。
照片之《巴金采訪戰鬥英雄範鼠兒》
60多年過去了,照片《巴金采訪戰鬥英雄範鼠兒》上的許多人都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是當人們敘述曆史的時候,照片的說服力,往往是文字所無法比擬的。
2012年,筆者找到了照片上的一位幸存者,時年91歲的劇作家胡可先生。胡可一看到這張照片,就認出了巴金和戰鬥英雄範鼠兒。
胡老先生給筆者回憶起了這張照片拍攝的前後經過。“那是1952年5月,誌願軍總部為了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十周年,特意邀請從祖國來的作家巴金、黃穀柳、李蕤、田間,畫家羅工柳,音樂家王莘等人到開城參加紀念活動。
“活動的時間是5月21日到29日,24日休會一天。休會那天,一些媒體記者和巴金、羅工柳等人一起走訪了前沿陣地。所去的部隊,就是巴金深入生活的十九兵團六十五軍一九五師五八三團。在五八三團,戰士們看到巴金來了都非常高興,圍著他有說有笑的,一點也不陌生。這張《巴金采訪戰鬥英雄範鼠兒》的照片,就是在那一天拍攝的。”
當時,巴金親切地向範鼠兒詢問了佛國山防禦戰的戰鬥經過。範鼠兒坐在巴金對麵,低著頭,搓著兩隻手,還不好意思說自己,可是一說起整個連隊在戰鬥中的表現,他的話匣子就開打了,說得有聲有色。
1951年5月3日至9日,美軍為了攻克佛國山,動用飛機、大炮對我軍陣地進行了輪番轟炸,五八三團九連在沒有堅固工事的佛國山上奉命堅守,傷亡很大。連長劉文犧牲後,指導員赫玉忠接替指揮,硬是打退了美軍一次又一次瘋狂的進攻,全連戰士英勇頑強地打擊敵人,堅守了七晝夜。
戰鬥結束後,為了表彰佛國山防禦戰的勇士,誌願軍十九兵團給九連記集體一等功一次,給九連指導員赫玉忠、副連長範海亭、通信員趙紀才和機槍手範鼠兒四人各記一等功一次,並授予了九連“佛國山英雄連”的榮譽稱號。
巴金在筆記本上,非常認真地記下了範鼠兒的名字。
在朝鮮前線,巴金與許多普通的戰士結下了深厚的友情,戰士們也對巴金有說不完的話。巴金把許多誌願軍戰士的名字都記在了他的筆記本上,寫進了他的文章裏。
胡老先生還告訴筆者,他是在還沒有見到巴金之前,就看過巴金的作品,對巴金非常尊敬,可是在朝鮮見到巴金後,卻發現巴金和戰士說話時一點兒架子都沒有,和藹可親。無論走到哪個連隊,巴金總是說:“我是來學習的!”無論是對戰士還是幹部,他都一樣尊重,即使通信員給他端杯水,他也會道聲“謝謝”。開始時,戰士們見到巴金,都是尊敬地稱他“巴金老師”、“巴作家”。後來漸漸熟悉了,有的小戰士就幹脆叫他“老巴”了,巴金聽了總是笑笑,一點也不介意。
1954年春,巴金根據他在朝鮮戰場采訪到的東西寫成了《英雄的故事》,由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了。書印出來後,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最可愛的誌願軍戰士。他自費購買了幾十本書,寄往朝鮮戰場,在這些書的扉頁上,都有他親筆寫的“贈×××同誌”。
許多誌願軍戰士都收到了巴金贈送的《英雄的故事》。讀過巴金《英雄的故事》的人都深受震撼,但巴金總是說,我寫作不是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我用作品來表達我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