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巴納斯成了全國著名、富甲一方的大商人。他在幫助推銷愛迪生產品的過程中,也把自己推銷了出去,並在以後的歲月裏不斷地造就著自己事業的輝煌。他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自己也是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當他能與愛迪生平起平坐地簽約的時候,他感到了莫大的欣慰和自豪。
從苦難中磨煉出來的服裝大師
1922年7月2日,世界聞名的服裝大師皮爾·卡丹出生於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他的父母都是意大利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避戰亂,曾舉家遷居法國,先後在格勒諾布爾和聖萊第昂居住。所以,皮爾·卡丹有著意大利和法國的雙重國籍。
皮爾·卡丹8歲那年,父親把他送進聖萊第昂的一所小學讀書,小卡丹對讀書並不感興趣。他忘不了7歲時的一件事:一個衣著華麗的小女孩因為討厭他的布娃娃的裙子而將它扔到了草地上,小卡丹撿起布娃娃仔細端詳,金色的頭發本身很可愛,而裙子確實單調乏味,他將布娃娃撿回家,從母親縫補針線的籃子裏找來碎花布和針線,精心為布娃娃縫製了一條漂亮的小裙子。當他把穿上漂亮裙子的布娃娃還給那個小女孩時,她簡單驚呆了。
而小卡丹,也永遠抹不掉對漂亮裙子的印象了。此後,他經常在放學後溜到商店的櫥窗前,癡迷地觀看裏麵那些各式各樣的服裝,並立誌長大後一定要成為出色的服裝設計大師。
皮爾·卡丹的父母在聖萊第昂時破了產,家庭生活十分拮據。所以在他上小學,甚至在中學裏,常被同學們惡意地嘲笑為“通心粉、窩囊廢”!但是,那些人隻會譏笑他的貧窮,又怎會明白這位未來的偉人心中的宏偉誌向呢!
當時,皮爾·卡丹的父親靠賣冰塊掙錢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家境的貧困可想而知,他不得不在中學時代便外出打工,幹零活,掙點小錢以資助家庭。正因為如此,影響了他的學業,他的成績一直不太好。他的雙親為兒子的前途憂心如焚,不知道兒子今後靠什麼謀生。其實,從苦難中磨煉出來的皮爾·卡丹,早就樹立了自己的誌向,因而對服裝設計一直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皮爾·卡丹14歲時,父親的生意日趨冷淡,母親又病倒了,家境更加艱難。為了謀生,他不得不中途輟學,到一家小裁縫店裏去當學徒。在那裏,皮爾·卡丹真正地開始實踐服裝設計,雖然工作十分辛苦,甚至使他時常疲憊不堪,但是,由於他對服裝的濃厚興趣,使他忘記了一切煩惱;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裁縫工作中去,一點一滴地學習服裝知識。店主見他心靈手巧,刻苦鑽研,非常喜歡他,教他手藝也特別上心,使他的進步非常之快。
皮爾·卡丹似乎天生就是做服裝的奇才,僅兩年功夫,他的手藝就已經超過了他的師傅,並在當地有了小名氣。他常常別出心裁地設計出一些新穎的服裝式樣,很受當地一些小姐們的青睞,不時上門請他設計女裝,據說有一次一位富家小姐非常欣賞皮爾·卡丹設計的樣式,她決定將皮爾·卡丹請到家中專門為她設計服裝。但是那時的皮爾·卡丹還不能離開他的師傅,師傅也離不開他的幫助,所以他拒絕了那位小姐的要求。
在各種服裝中,皮爾·卡丹最喜歡的是新奇高雅、款式多樣的舞台服裝。為了研究和觀摩各種舞台服裝的造型,開闊自己的視野,他白天在裁縫店工作,晚上到當地一家業餘劇團去當演員。舞台服裝的新奇豔麗給皮爾·卡丹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並對他未來設計的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不久,羽毛漸豐的皮爾·卡丹覺得聖萊第昂的天地太狹小了,他知道巴黎是服裝世界的中心和藝術的心髒,他準備到那裏去闖一闖。卡丹告別父母,帶著幹糧,騎上一輛破舊的自行車,向巴黎長途跋涉了。
當時,巴黎正籠罩在戰火硝煙之中,德軍的飛機在天空中橫衝俯射,到處都是逃難的人群,大街小巷都站著荷槍實彈的德國士兵,巴黎根本就不能去,也進不去。
於是,皮爾·卡丹開始在巴黎周圍流浪。
1945年5月,法國被盟軍解放。殘酷的戰鬥終於結束了,和平的生活重新到來。
1945年底,皮爾·卡凡直奔巴黎。
皮爾·卡丹一到巴黎,即直奔他認為可以幫助他實現夢想的帕坎女式時裝店。
帕坎女式時裝店是巴黎的一家著名時裝店,這家時裝店經常為巴黎等地一些大劇院縫製戲裝。店老板親自接待了卡丹,並對卡丹進行了麵試。使店老板大為驚訝的是,卡丹的裁縫手藝以及設計才能遠遠地超過了他的想象,尤其是卡丹對舞台服裝的設計使他不敢相信這位來自外省的小夥子竟真的具有如此超凡的本領,於是便立即雇傭了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