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借”字生財(3)(3 / 3)

他們還不斷地尋找新的投資可能。也許最要緊的致富秘訣就是百萬富翁們發掘隱藏機遇的第六感覺。

美國田納西州的一名醫生,他購置了一塊地,不久這塊地上就建起了商業中心,他因此發了財,出了名。他是從哪兒得到信息的呢?是從他病人嘴裏得知的,給病人看病時,他了解到許多還沒有成為公眾常識的投資機會。而且他還善於分辨出好壞機會來。

4.擬訂計劃

那些自力更生的富人對自己的錢財都製定有明確的目標。他們或許希望早日退休,或許想把一份產業留給他們的孩子,目標不盡相同。但有兩點卻是一成不變的:他們頭腦中都有個錢數量的概念,即到50歲時想達到的存錢數目,以及為了這個目標不停地工作。

現在就開始擬訂計劃,不要考慮你的年齡。你打算在多少歲時積累多少財富?然後回過頭來努力工作。為了達到目標,你每年得存多少錢?

有一點會讓你吃驚。如果你獲得了財富——不隻是收入,達到了你的目標,那時你夢寐以求的豪華住宅就不那麼有誘惑力了。

一元錢起家

曾經雄心勃勃,不可一世的祥子,現在落魄到了極點,買了回家的火車票以後,口袋裏隻剩下僅有的一元錢了,這便是他的全部家產。

從深圳開出的143次列車開始檢票了,他百感交集。“再見了!深圳。”一句告別的話,還沒有說出,就已經淚流滿麵。

“我不能就這樣走。”在跨上車門那一瞬間,祥子又退了回來。火車開走了,他留在月台上,在口袋裏悄悄撕碎了那張車票。

深圳的車站是這樣繁忙,你的耳朵裏可以同時聽到七八種不同的方言。他在口袋裏握著那一元硬幣,來到一家商店門口,5毛錢買了一隻兒童彩筆,5毛錢買了4隻“紅塔山”的包裝盒。在火車站的出口,他舉起一張牌子,上書“出租接站牌(一元)”幾個字。當晚,祥子吃了一碗加州牛肉麵,口袋裏還剩了18元錢。5個月後,“接站牌”由4隻包裝盒發展為40隻用錳鋼做成的可調式“迎賓牌”。火車站附近有了他的一間房子,手下有了一個幫手。

3月的深圳,春光明媚,此時各地的草莓蜂擁而至。10元一斤的草莓,第一天賣不掉,第二天就隻能賣5元,第三天就沒人要了。此時,祥子來到近郊一個農場,用出租“迎賓牌”掙來的1萬元,購買了3萬隻花盆。第二年春天,當別人把摘下的草莓運進城裏時,祥子栽著草莓的花盆也進了城。不到半個月,3萬盆草莓銷售一空,深圳人第一次吃上了真正新鮮的草莓,他也第一次領略了1萬元變成30萬元的滋味。

要吃即摘,這種花盆式草莓,使祥子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他開始做貿易。他異想天開地把談判地點定在五星級飯店的大廳裏。那裏環境優雅且不收費。兩杯咖啡,一段音樂,還有彬彬有禮的小姐,祥子為沒人知道這個秘密而興奮,他為和美國耐克鞋業公司成功簽訂貿易合同而歡欣鼓舞。總之,祥子的事業開始複蘇了,他又重新找回了以前的感覺。

看門人變成房地產大亨

1873年,24歲的猶太人哈同尾隨嘴叼雪茄的洋商賈與身帶槍炮的洋鬼子,流浪到了舊中國的大上海。其時,他孤零一身、囊空如洗,因有他父親在上海的老朋友介紹,才勉強到沙遜洋行混了個看門的差事,住在又髒又臭的勤雜工宿舍。

看門本是一個不能發財的下等差事,可哈同一幹上就不一樣了。隻幹了幾天,他就對洋行上下了如指掌,特別是他還悉知:那些來洋行辦事的,大多是來談煙土等黑貨生意的,於是他腦袋一晃,就想出了一個發財的鬼點子。

這之前,前來辦事的隻需和門衛打個招呼就被放進去,這回哈同的工作方法改變了。他在門口放了一本登記簿,來客一律要先登記,然後坐在門口的長凳上等候,按順序進門。這下可把那些煙土商急壞了,因為他們急於將黑貨出手。有些機靈的商人,猜透了哈同的用意,便拿出1元錢,輕輕塞入哈同手中,懇求道:“我有急事,能不能通融一下?”哈同馬上到裏麵跑一趟,出來說:“請進吧!”

當排在前麵的人有意見時,他就用剛學會的中國話說:“他的——生意——比你們的——緊急。”

久而久之,別人也看到竅門來了,於是也在登記時塞給他1元錢。有個別的生意較大,需“貨”較急的,還多加兩元錢,要求“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