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奇幻西域(五)(1 / 2)

“暫一處行,二三日當還,師且向衙所。”二三日之後將師請金華裝之,爛眩人目的衙所裏住。二三日後,葉護可汗和大臣貴族等開始進行歡迎奘法師的儀式。不愧為西域老大,這排場,奘法師回可汗曰:“雖穹廬之君亦為尊美矣。”

突厥不使用木器,住在穹廬(蒙古包)裏,可汗解釋曰:“吾突厥人事火不施床,以木含火,故敬而不居。”意思是說,他們崇信火,蒙古包裏不放床,因為木頭能包含火,所以為了要尊敬火而不居。但是葉護可汗還是“破戒”。因為他對奘法師的崇信更大於“事火”,他專門為法師準備了一把鐵交床用於奘法師休息,奘法師言謝,並呈上高昌王的書信和禮物。可汗回謝,請奘法師吃飯。希望法師在此地能夠開講?奘法師應允。

開講完畢,奘法師繼續西行求法。葉護可汗乃幫也,於軍中,搜尋懂漢語和西域各國語的年輕人,封為上將,一路護送奘法師西去。當然他也給奘法師布施了大量東西財寶,親自率領大臣手下送出十餘裏。

然葉可汗卻有留才之意。乃曰:“師不須往印特伽國(突厥語,指天竺),彼地多暑,十月當此五月,觀師容貌,至彼恐銷融也。其人露黑,類無威儀,不足觀也。”奘婉轉謝辭。

在經過了幾個小國家後,來到了位於西域中部的一個崇信火祆教的颯秣建國(約位於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拜火教也,據說來源於波斯--“從大食(波斯)國已東,並是胡國,即安國、曹國、史國(羯霜那國)、石騾國、米國、康國(颯秣建國)……總事拜火。“

為何叫康國呢,因為,史書記載漢人當中姓康的人,祖籍大部分就在這裏。康國都城中的內城東門名曰中國門。奘法師評價曰:“異方寶貨,多聚此國,機巧之技,特工諸國,風俗猛烈,其王豪勇,鄰國承命,兵馬強盛,多諸赭羯。赭羯(戰士)之人,其性勇烈,視死如歸,戰無前敵,凡諸胡國,此為其中,進止威儀,近遠取則”,就是說西域那麼多國家,颯秣建國在中間,遠近諸國都去學習它的風格與威儀,此國具有示範帶頭作用。

此國中人不信佛法,乃事火為道,與突可汗一樣,崇拜的是火、光明。當地有兩所寺廟,不是給僧人住的,而是用來驅趕僧人用的。管理寺廟的人乃曰:“若有信佛法者來此,吾人當放耀光明,燒驅愚暗。“

所以當奘法師初至這裏的時候,王接猶慢,然奘法師卻有葉護可汗的秘信和葉護可汗的手下,所以康國王還是接見了奘法師。最終在與奘法師的相處中,奘法師勸其改變拜火信仰,改信佛法,康國王想想之後便覺奘法師有理,被其感化,改信佛法。奘法師乃感化其曰:“佛陀入化,經有不周,義有所缺,故高僧們無貪性命,不為名財,投命於不必全之地,以達萬一之冀。於是感歎斯人,以為古今罕有。自大教東流,忘身求法者如朱士行、如法顯、如玄奘、如義淨...之比。然後知誠之所感,無窮否而不通也......”康國王聽完,淚流滿麵,感動至斯。歡喜請求奘法師幫他受齋戒(齋戒,一種儀式,按佛法之道行事也)。從此對奘法師遂致殷重,就是說變得殷切和恭敬了。